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謫仙 第111節,謫仙,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元慶尷尬,僵笑著道:“盛元表妹,我們表兄妹之間,哪用講究這些?虛禮……”
一陣風從後面拂過?,李朝歌的衣帶輕輕飄起。顧明恪側過?臉,手指拈住一枚花瓣,從她鬢邊摘落,他?袖子寬大,拿花瓣時不慎勾動了發?簪。
李朝歌不由皺眉,抬手撫向簪子。顧明恪握住她的手,輕輕將簪子插回原位,說:“是我的錯,沒留意你的頭髮。沒扯痛吧?”
當著外人的面,李朝歌只能搖頭:“沒事。”
“那就好。”顧明恪將簪子整理好,他?先前為了阻止李朝歌抓頭髮,握住了李朝歌的手腕,此刻花瓣拿下去了,他?自然而然地握著李朝歌的手,回頭對武元慶頷首微笑,“魏王,我們昨天有些?事?,今日出門晚了,再不去給女皇請安就該遲到了。失陪。”
武孟氏、武元慶拉著李朝歌說話,沒料到顧明恪會突然出聲。武元慶本來想和李朝歌套近乎,但如今李朝歌正牌駙馬一副我們要去請安的架勢,武元慶又不能攔著他?們給女皇請安,只能讓路:“是本王疏忽了,表妹和駙馬快去吧。”
顧明恪對武元慶和武孟氏點點頭,溫和有禮道:“告辭。”
隨後,顧明恪也沒有放手,就那樣拉著李朝歌離開。武孟氏和武元慶站在後面,目送那兩人穿過?滿院春意,朝高大威武的明堂走去。
顧明恪衣袂飄飄,身姿如玉,李朝歌衣服上的絲絛飄起,和顧明恪的長袖卷在一起。他?們兩人一邊走一邊說話,從背影看,如同仙人下凡。
武孟氏看了一會,嘆道:“久聞顧少卿天人之姿,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聽說他?還是盛元公主強搶過來的,難怪如此情深意重。”
武元慶也看著那兩人的背影,說道:“母親,如今姑母稱帝,我們武家是王族,滿朝公卿小姐隨便挑,何必非盯著一個已婚之人?”
“你懂什麼?”武孟氏狠狠瞪了武元慶一眼,壓低聲音道,“你姑母是楊氏生的,早年和咱們家並不親近。楊氏三個女兒中,就數她最記仇。如今你父親去了,楊氏眼看也要病逝,我們再不想辦法,難道等著她秋後算賬嗎?”
“可是,姑母明明給我和兄長封了王……”
“她若是真不介意從前的事?,為什麼封你父親為獻王?獻可不是一個好字。”武孟氏努了努嘴,道,“何況,她封你們為王,卻封那位為皇儲。傻孩子,這其中差別,你還不懂嗎?”
武元慶吃驚地睜大眼睛,武家突然發跡,舉家封王。他?沉浸在被人奉承的快樂中,並沒有往深層次想。莫非,母親的意思是……
武孟氏見武元慶懂了,滿意地笑了笑?,意有所指道:“女皇姓武,皇儲姓李,從古至今哪有將天下傳給外姓人的道理?但是你父親早年和女皇有隔閡,恐怕女皇還記恨著呢。為今之計,只有你娶了女皇的公主,武、李兩家合二為一,女皇才能真正信任我們家,將重任交託於你們兄弟。”
武孟氏說到這裡,憤憤地拍了下手:“可惜你兄長已娶妻生子,若不然,他?才是最好的人選。”
女皇的兩個侄兒武元孝、武元慶都已成婚,只不過?武元慶的妻子早年得時疫死了,武元慶又不想找人來約束自己,是以一直沒有續娶。武孟氏原來恨小兒子不成器,整日沉迷花街柳巷,遲遲不給她生孫子。現在,武孟氏反而慶幸小兒子無妻無子。
娶女皇的女兒,總不可能讓公主做小,讓人家做繼室都是委屈。但誰讓武元慶是武家裡與女皇最近的血親,若是武元慶娶了公主,生下孩子,不就是武家和李家的共同血脈了嗎?傳位給李懷那叫還政於唐,女皇費這麼大勁兒登基,最後又傳給李懷,何苦來哉?但如果傳位給武元慶或者武元慶的兒子,後人既會記掛女皇的功德,又延續了女皇的血脈,豈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