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無人敢於自詡必勝王翦,無人敢言!
韓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無人敢於自詡必勝王翦,無人敢言!,大秦:召喚鬼神呂布,打造仙秦!,韓逆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秦牢牢佔據,對六國的記憶已漸行漸遠。
多數人期待大秦徵召,甘願讓子弟投身戰場。
丹沉聲道:“我們的路途已經狹窄,民心不再偏向我們。
“據情報顯示,嬴政正在改革秦律,剔除諸多不合時宜的規定。
“一旦新法施行,其影響將難以預測。”
項羽豪邁地笑起來:“修訂與否,於我們無礙。
“那些賤民若不順從,那是我們未到,待我們重振旗鼓,他們會俯首稱臣。
“平民就是平民,還想追求平等,簡直是痴心妄想。”
項伯附和道:“確實如此,只要有貴族支援,煽動平民易如反掌。”
范增並未觸及問題的核心,當民心不再順從,你能殺多少人呢?
一旦激起民怨,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過去的模式是單向選擇,百姓別無他途,只能接受一個選項。
如今,百姓有了更多選擇,反抗的力量將會截然不同。
在范增的構想中,最理想的局面是讓北方的異族與大秦互相消耗。
他們再以救贖者的身份出現,百姓會更容易接納。
可惜,反秦陣營中,能洞察此局的人寥寥無幾。
更令人憂慮的是,貴族真正把平民視為微不足道的存在,視若螻蟻。
只要他們取得勝利,這些小人物將不費吹灰之力便可解決。
“如今我們束手無策,除非設法牽制王翦那老賊。”
項羽聞言,神色微變。
他對大秦其餘人或許輕視,唯獨對王翦不敢有絲毫小覷。
當年,正是王翦摧毀了大楚,項氏一族的冤仇,至今未能雪洗。
“那王翦老賊,不是說壽終正寢了嗎。”
他怒氣衝衝,“為何此刻依然活躍,實在可惡至極。”
項羽雖狂傲,但在王翦面前,卻不得不收斂幾分。
燕丹補充道:“他已是通曉天命的大修行者,病痛盡去,威勢日盛。”
內心深處,他深知王翦的厲害,六國皆曾嘗過苦果。
無人敢於自詡必勝王翦,無人敢言!
王翦的赫赫戰功並非空穴來風,每一場勝利都是真刀實槍拼來的。
范增道:“目前能與王翦正面抗衡的,恐怕只有李牧將軍了,只可惜……”
項梁介面:“白起和廉頗已逝,李牧確為唯一能與王翦抗衡之人。”
范增繼續道:“李牧將軍在趙國滅亡後,便選擇了隱居,我一直暗中關注他的動向。”
燕丹猜測:“黃石公也許知曉,陰陽家也可能有所耳聞。”
范增凝視著項梁,心中暗自盤算著下一步的行動。
“假使李牧尚存,只要他復出,聯手北方的狼群,我們獲勝的可能性依然不小。”
秦王贏耀心中暗笑,王翦智謀超群,那尉繚豈非無能?蒙恬的實力雖不及王翦,但他在北疆統率百萬鐵騎,若非有過人之能,贏政怎敢委以重任?戰略部署全由尉繚操持,他的戰略眼光遠非他人所能企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