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不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來說說以前的那些事兒,走偏門,李二不哈,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或許不算什麼大錢,但是在當時那個一分錢還是流通貨幣的年代,中國的人均gdp才三百多塊錢,大米兩毛錢一斤,豬肉一塊錢一斤,剪個頭髮只需要兩毛錢,許多人一整年的收入,也就幾百塊錢,一千塊錢在那個年代,已經是大錢了,甚至比現在的一萬塊錢還要多。
因為利潤高,所以很多走偏門的人,都選擇做“開獎”。
禮溪村第一戶起樓人家,光舉家,就是靠搞“開獎”發家的,他家一棟兩層半的西洋式樓房,就算到如今,2018年,豎立在禮溪村裡面,依舊吸人眼球。
而禮溪村最先建起樓房的那一批人,除了賣豬肉的朱光顯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靠走偏門賺到的錢。
新世紀以來,國家嚴打各種騙子,而且時代發展飛快,很多走偏門的人都開始收手,不過賺的錢,讓他們在農村待著,早已一輩子衣食無憂,給子女讀書教學,也毫無壓力。
由此可見,當時這個見不得光的行當,背後到底暗藏著多少利益,這才使得很多人鋌而走險,走上這一條非法之路。
關於走偏門的各種門道、規矩、派別,三叔也是入行多年之後,才比較清晰地瞭解的,因為他和朱光慶一起加入的那個派別,除了做“賣莽”和“開獎”之外,還做其他許多型別的坑蒙拐騙,而且他們那夥人,基本上每去一個地方,都會用不同的騙術行騙,所以走偏門的各種門道,他都基本上有接觸。
不過,其實至今,他依舊還沒完全摸清這一行上的各種門派和規矩,因為這個國家太大了,人口太多了,騙子多如牛毛。每一個地區,就有一個派別;每一個派別,都有他們不同的做事風格。同行之間,有些不可以越界,冒犯地盤,否則後果很嚴重;有些卻能和平相處,有飯大家一起吃。
走偏門是非法的,進入這行業的,有不少人都是要錢不要命的,所以,同行之間的糾紛,往往比行騙露餡,又或者被條子抓到,更加危險,更加致命。
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去走偏門,都會抱團,三五個,甚至十幾個人一起去闖蕩。
當時我的三叔還是個愣頭青,一心只想著出去闖,賺點錢,根本就沒想到這個行業水很深,他甚至都沒想到,走偏門是犯法的,因為村裡人大多數都去走偏門了,他也就屁顛屁顛跟著去了。
卻不曾想,一入偏門深似海,從此走遍五湖四海,見識三教九流,閱盡人間滄桑,看遍人性的各種醜陋,有好幾次,還差點丟了性命,等三叔醒悟過來,早已身不由己,難以退出。
好在中年之後,三叔在當年結識的朋友的幫助下,還是全身而退了,如今他回到禮溪村,做水泥工,自己帶著幾個打工仔,幫人建樓房,搞裝修,生活也還算可以,聽人說他撈偏門的時候,賺了很多錢,保守估計也上百萬,可是卻從來沒有見他花過那些錢,也不知道他曾經賺的錢,都放哪裡去了,他也沒和我提過,或許,他選擇退出的代價,就是吐出他曾經賺到的錢吧。
現在的三叔,早已娶了妻生了孩子,在這腳印大小的禮溪村安頓下來,除了做泥水之外,還種了一畝地,糧食上自給自足,偶爾開著個破摩托上街趕集,見到熟人,就和人寒暄幾句,古銅色的臉露出老樹皮一般的笑容。他早已活成了典型的農村人,偶爾會對人說,他去過濟南,去過葛洲壩,去過成都,走過海南,去過北京,但都是一笑帶過,很少再提起“走偏門”這三個字。
我今年有一段時間,在老家裡頭待了大半年,那段時間每天晚上就過去三叔家喝茶嘮家常,這才慢慢將他年輕時候的經歷套了出來。三叔聽我說要將他的經歷寫成書,他想了一支菸的時間,最後點頭,說了一個字,“成。”然後又對我詳細講述了一遍他走偏門的經歷。
而接下來,我將會向大家講述我的三叔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