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花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章 鳥銃,明賊,紙花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房間內,十幾個匠戶頭領齊聚一堂,地上,擺著兩杆鳥銃,還有幾桿三眼銃。

李元慶擺手讓親兵給這些匠戶倒一碗熱水,笑著掃視眾人。

這些匠戶大都在五六十歲,年輕一點的,也在四十出頭,各個面滿風霜,有些緊張,他們不知道李元慶一大早就把他們招過來,到底所謂何事。

親兵們很快給他們倒了熱水,這些匠戶們喝了一點,身上有了暖意,這才稍稍放鬆了一些。

李元慶一笑,“你們都是各個行業的精英,今日把你們招來,是某有些事情,要向你們討教。大家不要緊張,有事情,咱們一起商量。”

從來到廣鹿島,這還是李元慶第一次召集他們這些匠戶問話,看著自家大人態度很和善,這些匠戶們又放鬆了幾分。

一個年約五十出頭的匠戶恭敬道:“大人,您有事情,直管吩咐,我等必盡力效死。”

李元慶點點頭,笑著指了指地上的鳥銃和三眼銃,“你們都是行家,我想知道,誰會打製鳥銃和三眼銃?”

匠戶是個統稱,包括了各種行業,比如木匠、鐵匠、石匠等生活中所需的方方面面。

在大明,匠戶是個很低等的行業,僅僅比娼籍、奴籍高一點。

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是奴籍,甚至比奴籍還要悲慘一些,奴籍遇到好主人,有可能還有翻身的機會,但匠戶,他們的子女也不能讀書,註定要把祖輩的手藝,世世代代傳下去。

此時,聽到李元慶問話,很快就有幾個匠戶站出來。

“大人,小人在廣寧衛城時,便是專打製鳥銃。”

“大人,小人父輩一直是打製鳥銃為生,也瞭解一些。”

或許是摸不透李元慶的用意,這幾人,都沒有把話說滿,很是小心。

李元慶一笑,指著其中一個年長的匠戶問道:“老漢,你叫什麼名字?”

老漢忙道:“大人,老漢叫楊沛福,今年已經六十有一。”

“你呢?”

另一個年輕一些的匠戶忙道:“大人,小的叫徐良,今年四十有五。”

李元慶點了點頭,“你二人可都精通鳥銃的打製?”

兩人都點點頭,很是自信。

在華夏,手藝這種東西,向來是祖祖輩輩相傳,傳男不傳女,這在保證了傳承的基礎上,卻又有了很多的侷限性。

不過,這個時代,手藝就是吃飯的看家傢伙什,沒有足夠的保障,也不能指望別人把手藝傳出來。

“那你二人可說說,如何打造一杆精良的鳥銃?我要的不是這種殘次品,而是要可以連續發射,沒有故障的精良鳥銃。”李元慶盯著二人,語氣有些嚴厲。

這兩人都有些慌,片刻,老漢楊沛福率先緩過神來,他恭敬對李元慶一禮,這才道:“大人,打造鳥銃,其實並不複雜。不過,對工藝的要求很高,消耗也很大。要造鳥銃,以六斤精鐵為妙。只是,要提煉這六斤精鐵,一般要消耗四十斤、或者更多的毛鐵,至少要花費4、5兩銀子。”

李元慶點了點頭,後世時,他也曾關注過一些軍事論壇,裡面有很多大能,楊沛福所說的這個資料,與大能們的考證,相差不多。

眼見楊沛福出了風頭,得到了李元慶的認同,旁邊,徐良忙也道:“大人,打製鳥銃,其中最關鍵的,要屬銃管。大人所擔心的鳥銃炸燬,或者無法發射,九成以上,都是銃管打製的不合格。”

見李元慶點頭,徐良不由大喜,他盡力平復了一下心情,又仔細解釋道:“大人,銃管打造不合格,有很多的原因。一來,正如楊老漢所說,確實是材料不足,花費很高。再者,許多匠戶由於沒有這個傳承,手藝不足,也是很大原因。一根合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躍馬大明

紙花船

北地為王

喜歡玫瑰樹的西紅柿

明末國色江山

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