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花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章 激進之策,明賊,紙花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事實上,光海君李琿與陵陽君李倧為代表的王室集團,矛盾由來已久。
光海君李琿是宣祖的庶二子,按道理,世子的寶座跟他沒啥關係。
但懿仁王后不育,宣祖沒有嫡子,光海君李琿的哥哥臨海君,自幼便被過繼給了懿仁王后,成為了事實上的嫡長子。
壬辰倭亂時,臨海君被倭奴俘獲,宣祖表示,‘寧可死在天子疆土,也不願為倭奴刀下亡魂。’為了逃命,他令十七歲的光海君李琿監國、代理國事,留守平壤,他則帶著老婆孩子逃到了遼東。
李琿並沒有浪費這個機會,雖然年幼,他卻表現的相當機智,他一邊竭力收攏了潰散的軍隊和義兵,號召通國勤王,一邊又親臨前線,排程撫軍,表現非常出色,得到了很多將領和義兵首領的擁戴。
大明抗倭援朝,將小西行長揍的滿地找牙之後,平壤危機解除,李琿便佔據了絕對的主動權,被推舉上世子的寶座。
萬曆三十六年,宣祖崩,光海君李琿得以繼位。
但因大明此時也面臨了立儲之爭,內閣以光海君血統不純、非嫡長子為由,5次拒絕了他冊封的要求。
無奈之下,李琿只好以銀子開道,藉口臨海君‘神經病’,終於使大明禮部同意冊封他的正統。
李琿只是無辜躺槍,但大明的霸道強硬,卻讓他顏面盡失,這使得他對大明,有了本能的警惕,同時,也意識到,事實上的嫡長子臨海君必須死。
在獲得正統的冊封之後,接下來的事情,便有些‘順理成章’。
李琿先是果斷的做掉了他的嫡親哥哥臨海君,又做掉了宣祖嫡子只有兩歲的永昌大君,隨後,又幽禁了仁穆大妃,在事實上徹底掌控了朝~鮮的大權。
但或許是感受到了大明強大的威懾力,這廝警惕性太甚,對國內的清~洗鬥爭,從未停止。
加之此時正值小冰河期,朝~鮮這邊的國力也是日漸式微,而隨著後金女真的崛起,朝~鮮又不斷遭到後金的威脅,以陵陽君李倧為代表的王室集團,與光海君的矛盾,便日益凸顯,到了天啟三年初,已經到了有些無法調和的邊緣。
從天啟二年下半年開始,兩方面便都派出了代表,在遼東和登萊尋求大明的支援。
李元慶對此也瞭解一些。
坦白說,不論是什麼光海君,還是什麼陵陽君,李元慶都不感興趣。
最關鍵的,這兩方面都想首鼠兩端,不但與東江這邊牽扯,又與登萊的袁可立眉來眼去。
毛文龍和李元慶都很明瞭,此時這般態勢,光海君和陵陽君想獲取大明這邊的武力支援力度,只有東江有這實力,但在政治立場上,無疑袁可立更為可靠。
這也是現在毛文龍和東江最大的取捨。
有袁可立在,在政治方面,頭功肯定是登萊的,但東江卻不能做了事情反而惹了一身騷。
依照此時朝廷的供給力度,根本不足以維持東江的規模。
這一來,有很大一部分缺口,毛文龍都要依靠朝~鮮……
李元慶說出了鐵山,毛文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久久不語。
半晌,他緩緩吐出一口長氣,喝了一口茶水,這才道:“元慶,你的意思,我們要上岸麼?”
李元慶道:“大帥,這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名正言順的在鐵山立足。鐵山這邊土地雖不甚肥沃,但鹽場還是有不少的。最關鍵的,不論是朝廷還是朝~鮮,我們都需要有足夠的力度。”
毛文龍何等精明?怎的可能不領會李元慶所說的關節?
他猶豫了片刻,這才道:“這般倒並非不可。只是,這一來,本部很可能就要面對後金主力的衝擊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