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花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聲勢驟起,明賊,紙花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兩天時間,看似很短,但對於毛文龍來說,已經足夠他做很多事了。
流民、潰兵們,大多是拖家帶口來投,毛文龍自然毫不客氣,將其中的近三百青壯,消化在肚子裡,充作士兵、水手。
至於他們的家眷老弱,則是由四條船晝夜運送回三岔河西岸、明軍的實際控制地,毛文龍此時有巡撫大人的‘金牌令箭’,加之收復子民,對地方官員來說,也是大功一件,他們為自己的利益,也必定會想辦法安置好這些人的家小。
奇襲小分隊的力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壯大了不少。
李元慶也收到了巨大的紅利,與上次在廣寧城挑人不同,此時,李元慶已經是副百戶官身,又是此次小規模軍事行動的‘當頭炮’,理直氣壯的挑選了二十名青壯,這一來,李元慶的直接麾下,已經接近三十人。
收拾完這些,已經是第三天的早晨,據探子回報,海州方向,已經有一支千餘人的騎兵,正飛速朝這邊趕過來。
毛文龍當然不會再停留,大手一揮,船隊繼續航向大海,連個後腦勺也沒有留給後金軍的騎兵們。
人員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四艘沙船上也熱鬧起來。
這些新加入的青壯,都是遼中、遼南人,家園受到了後金韃子的洗劫,親族被殺,對後金韃子的恨意,簡直滔天,充滿了復仇的慾望,與此時還沒有被後金攻佔的遼西相比,他們更適合充做優秀的兵員,即便是做苦力般的水手,他們甚至也毫無怨言。
幾天之後,船隊已經進入了蓋州境內,來到了遼東半島的腹地。
老奴八旗鐵騎雖然強大,但在海上,他們卻心有餘而力不足,也無法打探到毛文龍部的下落,只能是乾著急。
看著不遠處的陸地腹地,毛承祿對毛文龍提議,可以效仿之前在三岔河的辦法,再做一票,壯大隊伍規模。
毛文龍想了一下,還是拒絕了這個提議。
主要原因很簡單,收攏潰兵、流民,不是問題,但這裡已經距離明軍實際控制地太遠,如何安撫他們的家小?
毛承祿雖然想故技重施,但也明白,毛文龍說的是正確的,家小不寧,便無法保證這些人為己方效力。
船隊一路向南,與陸地保持著適當的安全距離,窺探著後金軍在遼東半島的形勢。
李元慶這時卻沒有心思關心這些事,麾下這二十名新兵,各個都是青壯,最大的不超過三十歲,最小的也不低於二十歲,正是人生中最鼎盛的年華,加之他們對建奴恨意滔天,李元慶沒費多大力氣,便已經將他們的精氣神提了起來,豎立了自己的權威。
傍晚,大軍靠岸,在一處河口邊取水。
人數的增加,也使得糧食和淡水消耗量極度猛增,幸得巡撫大人給的貯備糧食很足,否則,這真是個麻煩。
毛文龍決定暫時在這處河口停留一段時間,打探下三路招降人馬的情況。
這個時代,遼地是苦寒之地,人口密度稀少,數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內,只有幾百萬人,尤其是遼南區域,人數更為稀少。
大軍在這種地勢駐紮,除非八旗鐵騎插上了翅膀,否則,就是面對面,大軍也有足夠的時間退回船上。
士兵們能回到陸地休整,精氣神也高了不少,加之毛文龍對‘打野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士兵們的伙食也一下子提高了不少,整支隊伍,士氣如虹,人心高漲。
很快,前往楊於渭和單盡忠方向的信使,也透過情報網找到了這裡,與毛文龍和陳繼盛此前所料不差,兩人有賊心沒賊膽,並不願意重歸大明,拒絕了毛文龍的招降,畢竟,毛文龍只是個遊擊,與他們平級而已。
毛文龍對此倒沒有太生氣,楊於渭和單盡忠的態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