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手取天下,這天下都是你我的,區區一個泰寧節度使,你想給誰便給誰,朕豈會為這事怪罪愛妃?”

劉氏頓時“受寵若驚”,連忙拜謝,感動得不出話來。

李存勖如今專寵劉氏,天下人皆知,然他初滅偽梁時,卻不是這般。朱友貞有一美妃郭氏,李存勖初見時便驚為天人,不但赦免了其死罪,還召她侍寢多日。但當這事為劉氏得知後,她醋意大發,搬出一套大道理,與李存勖好生爭論了一番。李存勖竟然覺得自己理虧,遂不再召幸郭氏,非但如此,在劉氏的強烈要求下,李存勖甚至將其遠放為尼。

正是因為此事,內外皆知劉氏乃厲害角色,遂爭先恐後巴結。段凝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自大唐滅梁以來,楚國派人入貢,吳國遣使入賀,岐國封表稱臣,李存勖因此志滿氣盈,遂整日外出遊獵、吃喝玩樂。劉氏擅長歌舞,李存勖本人也長於音律,兩人竟時常一起在宮中登臺唱戲。

當下,李存勖和劉氏少不了一番耳鬢廝磨,鬧得熱鬧時,竟然丟下一幫唱戲的伶人,自去屋中顛-鸞-倒-鳳去了。

幾日後,李存勖帶著劉氏外出狩獵,到了中牟縣。

李存勖每外出,常令銀槍效節軍隨行,這番也是如此。數千人馳騁於大地,免不了踐踏良田裡的莊稼。隨行的官員中,有一位是中牟縣令羅貫,他不忍百姓受災,因此上前勸諫李存勖,“陛下乃百姓之父母,緣何要踐踏百姓的莊稼呢?”

羅貫這番話得很有技巧,雖是勸諫之言,卻沒有鋒刺,然而此時李存勖正在興頭上,哪裡容得了羅貫多嘴,壞他的興致?當即斥退羅貫,讓他滾回縣中,不必再隨行。

羅貫雖離開,李存勖的興致卻淡了,不久,他惱怒的對身邊的人道:“朕於馬背上憑雙手取得天下,使得四方來朝,誰敢不服?天下都是朕的,朕於其中縱橫賓士,竟然還有人敢多嘴壞朕興致,實在是可惡!羅貫這廝,實在是不當人子,朕欲除此賊!”

敬新磨正好在李存勖身旁,聞聽此言,大驚,連忙搶先領了命,去將羅貫追回。

李存勖興致被壞,羅貫亦正憤憤不平,行得半路,卻聽見敬新磨召他回去,頓時生出一股不詳的預感,好在敬新磨低聲對他道:“大人勿憂,我當為你解此危難。”

羅貫詫異不,心思複雜的跟著敬新磨回到李存勖面前,李存勖還未問罪,敬新磨已經先一步責備起羅貫來,怒氣衝衝道:“你既是縣令,豈不知天子喜好遊獵?你既知曉,為何還要縱容百姓種田,阻礙我皇馳騁?你罪該萬死!”

李存勖一聽敬新磨這話,不禁啞然失笑,無趣的擺擺手,對羅貫道:“你是縣令,管理一縣之地乃你之職責,日後當繼續恪盡職守。”

見李存勖這就讓自己又退下,羅貫哭笑不得,對敬新磨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待李存勖先行之後,這才帶著一干中牟縣官吏離開。

歸程中,羅貫只覺氣悶難耐,忍不住仰天長嘆。

“大人緣何長嘆?”旁邊有官吏問道。

羅貫搖了搖頭,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一路歸去,眼見道邊良田中,無數莊稼被毀,羅貫悲從中來,既憂且憤。他心道:陛下滅梁扶唐,君臨天下,觀其往日所為,莫不是一代明君之象,初入主中原時,亦有撫民安社稷之策,不曾想僅僅數月,竟也縱情聲色犬馬,荒廢政事,行事愈發無度起來……天下苦戰久矣,人心莫不思安,當此之時,外有諸侯未平,內有奸佞未除,陛下不思整頓江山,安社稷、蕩群雄,還天下一份安寧,竟還如此擾民,沉浸於享樂中不能自拔,實在是令人痛心……

“天下啊天下,數年、數十年之後,爾當如何?”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明的那些日子

小余愛吃魚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