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日白天,百戰軍就攻上了城頭。但立足不到一刻,就被梁軍重新奪回了陣地。攀上城頭的三十二名百戰軍將士,人人皆淇門老卒,悉數戰死。
當日夜,孟平親自攀城,率部再次攻上城頭,這一次,他堅持了足足兩刻時間,城頭上的百戰軍將士,一度超過百人。最後,一百五十六人,半數陷陣都銳士,皆死於城頭。孟平摔下城牆,身負重傷,幸被雲梯上的將士不顧生死拉住,才得以保全性命。
黎民之前,李從璟在軍營立生死碑,刻上自己的名字後,率領五百君子都,於辰時再度攻上城頭,並浴血衝殺在前。當是時,城頭出現兩片百戰軍立足之地,殺得梁軍大駭,後被皇甫麟以大刀陣趕下城頭。五百君子都,只有不到百人生還,李從璟亦受創。
正午,蒙三率部以撞車撞塌城門,一度攻進甕城。
李嗣源和李紹榮輪番上陣,親冒矢石,多次取得突破性戰果,大梁城已不復最初之堅固。
至此,唐軍先鋒大軍傷亡已過三千,其中八成為百戰軍,更有近半為老卒。
黃昏時,皇甫麟衝進皇宮,將正愁眉苦臉在後宮擔心受怕的梁主朱友貞扶起,強行將其攜至城頭,並昭告大梁軍民,皇帝親自督戰。朱友貞置身城樓,哭泣不停。後,哭泣聲驟止,一襲黃袍出現在城樓,面對唐軍巨石鋒矢而不為所動。梁軍由此士氣大振。
當日夜,唐軍再無更進一步戰果,而死傷激增。
與此同時,從河上趕回的段凝大軍先鋒數千人,已近逐漸接應大梁。然,這批河上樑軍卻在半路遇到人數不明之唐軍夜襲,被殺得丟盔棄甲,人相踐踏,死傷過半,殘部倉皇逃回河上。自此,段凝按兵不動,不敢再向大梁派遣一兵一卒。
深夜,唐軍集中營裡所有文吏,一夜間書寫勸降書千餘封,由唐軍弓箭手射入大梁城中。書中言明唐軍擊潰河上援軍之事實,逐條分析梁敗唐勝之理,並正告大梁軍民,梁朝大勢已去,大梁已成孤城,早晚必下,而唐帝李存勖已親率十萬大軍,不日即到,若梁軍不降,城破之日,雞犬不留。
隨即,李從璟不顧有傷在身,於大軍中挑選死士,並立下血誓,大梁不破,諸將一律不下火線。當此時,唐營數萬將士,齊吼誓死奪下大梁。其聲遠傳數里,大梁城內軍民清晰聽聞,梁軍將士,無不駭然。
第三日,李嗣源、李從璟、李紹榮,各帶百名死士攀城,未時三刻,百戰軍攻上城頭數百人,遍地開花,與梁軍殊死肉搏。皇甫麟親率梁軍死戰之士,與李從璟當面碰上,兩人廝殺在一處,一時勝負難分。
李紹城身中三刀,肩插利箭,血流不止,猶在力戰。
蒙三和不顧重傷在身的孟平一道,再次攻進甕城。
李紹榮將被趕下城頭之際,彭祖山率親衛衝上城頭,與其並肩作戰。
河陽軍陳青林,獨闢蹊徑,推倒巢車架上城頭,在死傷過半的情況下,於城頭站穩腳跟。
楊重霸力斬三員梁將,甲冑碎成條,亦大破梁軍。
李嗣源一箭射落城樓上的黃袍之人。
隨著一聲轟然巨響,大梁城門轟然倒塌,百戰軍湧入城中。
戰至日落西山,梁軍盡潰,大梁被唐軍攻佔。
梁主朱友貞死於亂軍之中。
皇甫麟被生擒。
李從璟克大梁之戰,以數百字之篇幅,載入唐朝史冊。史稱“軍士死戰,將帥浴血,由此三日,王師傷亡過半,而大梁城破。百戰軍之名,經此震動天下。”
和夜幕一起籠罩大梁城的,是唐軍排山倒海的歡呼聲。梁朝皇宮,自此為大唐皇宮。
……
生擒皇甫麟的不是別人,正是李從璟自己。皇甫麟被李從璟擒住之後,只是長長嘆了口氣,並未多什麼不平之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