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閬州戰事幾乎不分先後發起的,是劍門關之役。
劍門關,位於劍門縣北,屬劍州。劍州,隸屬劍南東川節度使,為其北面門戶,而與利州相鄰。大小劍山,為劍州與利州交界所在。
利州往北,過興州、鳳州,便是散關,散關之側,陳倉所在。陳倉往北,乃是鳳翔,即鳳翔節度使治所,邠州,更在鳳翔之北。
邠州距離劍門關,有千里之遙,李紹城率靜難軍急行軍走完這段路程,只用了十五日。十五日行千餘里,算下來,日行六七十里。凡行軍,日行三十里為底線,是為緩行,日行六十里,是為疾行,謂之“倍道兼行”。
半月奔波,抵達大小劍山外時,靜難軍未見疲態,這份本事,已是達到了精銳的標準。
軍情處入蜀繪製地圖的事,李紹城之前並不知曉,戰前,李從璟專門遣人相告。
李紹城作為疾火先鋒,負擔襲奪劍門關的重任,制定作戰計劃時,沒將軍情處考慮進去,他完成奔襲劍門關的戰術意圖,依託於四個字:疾行急攻。
換言之,出其不備。
這也是大軍主力未動,先鋒先行一步攻城掠地、開啟局面的不二法門。若不能做到這四個字,所謂先鋒,便失去了大半意義,名不副實。
趙象爻在東川暴露行蹤,被李紹斌的耳目察覺,繼而為其爪牙追殺,遠在洛陽的李從璟,自然不知道這件事。原本李從璟下達給趙象爻的指示,是在李紹城攻下劍門關後,趙象爻再將地圖送往劍州。
如今,局面發生了變化,趙象爻被迫先行一步,故而李紹城方抵劍門關,前者即已攜地圖歸來。這對李紹城而言,是意外之喜。只不過要將這個意外之喜用到實處,卻並不容易,這意味著靜難軍原本的作戰計劃,要被改變。
——因為趙象爻的地圖上,有不正面經過劍門關,而抵達關內的路線。
白露前日,也即李紹城剛抵達劍門,而趙象爻剛出大小劍山的當日,得知這一情況的李紹城,隨即召集諸將、幕僚軍議。
靜難軍抵達大小劍山後,在山外紮下了營寨,當日夜,營地中燈火不顯,李紹城、第五姑娘,並及靜難軍高階將領丁茂、史叢達等人,齊聚帥帳。
在眾人面前,軍情處繪製的詳盡地圖高懸架上——對劍閣附近山川地形,軍情處繪有專門的區域性地圖,現在眾人看到的便是此圖。
地圖不僅巨大,而且詳盡,與會者圍在圖前仔細端詳,無不嘖嘖稱奇,史叢達更是撫掌而贊。
看罷地圖,眾人各回各位,李紹城高坐北面主位,諸將、幕僚分作兩邊,坐南面客位,第五姑娘也位列其中,因其身份特殊,又獻此圖,便居了右前的位置,以備眾人諮詢。
帳中燭火搖曳,眾人神色更不相同,為將者躍躍欲試,為幕僚者斂眉深思,權衡利弊,以便儘快理出頭緒,好回應李紹城接下來的問詢,總體而言都振奮積極。
李紹城取了兜鍪,置於帥案上,手撐膝蓋,面色沉靜問帳中諸人:“情況諸位都已瞭解,擺在我等面前的,無非兩種選擇。其一,依照原定計劃,攻永定關、拔劍門七寨,長驅直入,打通劍閣;其二,以此圖提供的隱蔽山道為憑,大軍入大小劍山,繞過永定關、劍門七寨,直取關內。諸位有何見解,但可盡數說來。”
在從馬直時,李紹城只是個都頭,沒什麼機會接觸到戰略、戰術層面的事,職責所在,衝陣殺敵而已,自打跟隨李從璟在淇門建軍,為其左膀右臂,遂得以參贊軍機、繼而統領萬千兵馬作戰,故其帶兵與征戰的風格,都源自李從璟。
但凡謀戰,李從璟必定召開軍議,先讓部將、幕僚暢所欲言,而後集思廣益,制定策略,此種方法李紹城自然熟稔。
李紹城話音落下,諸將有言當依原計劃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