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更)

和州,烏江。

很少有人知道,烏江指代的並不只是一條江,還有烏江亭。亭,秦朝最小的區域行政單位,烏江亭,就在和州長江北岸十里處,與金陵的直線距離不過六七十里。霸王項羽烏江自刎,不是不肯過那條南北走向的烏江,而是不肯過長江。

現今,烏江是烏江縣。

吳國發兵十萬渡江,其中一路就在烏江集結,意欲北上攻打滁州。

今日,吳軍大將王會與和州刺史王彥儔,在烏江閱兵,隨後大軍就要開拔。

立城牆而東望,可見浩浩大江,大江上樓船如海市蜃樓。大江之前,城牆之外,是一望無際的吳軍驍勇,兵甲鼎盛,搶戟如林。

肅立城樓前的,除卻王會與王彥儔,還有一批吳軍將領。

其中最耀眼的,是在楚地立下大功的年輕一輩俊彥,曾率軍攻打石首、與馬懷遠鏖戰的武昌節度使柴再用之子柴克宏,如今正在謀劃大事的常州刺史劉金之子劉仁贍,定遠縣兵敗、清流關自刎的南平王李德誠之子李建勳——此三子,或繼承父輩功業,或接過父輩衣缽,雖是年輕翹楚,但時勢多變,已經過磨練,成為吳軍裡新的中流砥柱。

“先鋒已經抵達和州邊界,尚無北賊來阻,如今只要我大軍主力北上,直搗黃龍進逼滁州,迫使北賊自揚州回援,則揚州之圍可解。”王會扶牆觀望吳軍軍貌,因見兵馬強盛,不禁心懷激盪,躊躇滿志。

先前他雖然在舒城被李彥超、丁茂等人擊敗,五萬人只剩了兩萬人撤離,但到底還是為吳軍儲存了一口元氣,之後與王彥儔合軍和州,趁唐軍得勝兵驕之際,連續多次進擊,頗有勝果,零零總總斬殺唐軍過千,徐知誥便許他戴罪立功。

“先前王某隻有和州些許鎮軍,尚能抵擋唐軍來犯,與王將軍合力後,更是屢有勝績,如今我等兵強馬壯,豈有不盡滅北賊之理?”和州刺史王彥儔生得雄健英武,氣質更是剛毅如鐵,一番話說出來,如金石穿空,震人耳膜。

王彥儔此人,頗有軼事,不可不說。

此子乃是大唐上蔡人,李嗣源代李存勖時,諸州多亂,王彥儔不僅不憂慮,反而“樂禍思奮”——樂於見到局勢大亂並且想要奮發謀事,為了上位,此人是用盡手段,他本是市井遊俠兒一類的雄武之徒,頗有依附者,這一日,他召集了六個好友,對他們道:“如今天下有變,能得富貴者,無不是果決之輩。趁亂而起,你我不能落後於人。”

王彥儔本在刺史府謀事,當下與那六人商議:“今夜是我當值,公等帶好兵刃前來,我準備好甲冑,在府中接應,到時殺了刺史,便能據有一州。”

六人聞言都很興奮,到了夜裡果然如約而至,正當他們打出暗號與王彥儔接頭時,卻不料王彥儔已經調集了刺史府的守衛,早早埋伏在四周等候,看得六人前來,王彥儔率眾衝出,將那六人“盡捕斬之”。

王彥儔殺了這六人,立即提著他們的頭去見刺史,在門外跪拜道:“奸人圖謀不軌,幸好某察覺及時,已將其盡數誅殺。不過某擔心他們還有同黨,還請刺史發出號令,讓某去逮捕他們,也好安定人心。”

刺史一聽高興壞了,連忙奔出房門來扶王彥儔,孰料王彥儔此時突然暴起,持刀將行到面前的刺史砍了。

事後,王彥儔將刺史的死嫁禍給那已經死亡的六個人,並且將六人的家人親族都殺了,而後他佔據蔡州,無人不畏懼服從,儼然刺史也!

不過不幸的是,李嗣源洛陽稱帝后沒多久,就派人來討伐他,王彥儔自知沒法跟李從璟的精兵對抗,不得不帶了家眷南逃。到了金陵後,受到徐知誥賞識,先是做了都押衙,而後很快就當到了和州刺史。

王彥儔出任和州刺史時,史說他“有政績,善撫境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你這也叫坐牢?老朱羨慕了

奧爾良烤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