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亡命苦難,兩朝帝王的寵妃,費娘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費之識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把他領回旅店,義士診斷後,開了一個偏方:柘樹根煮煎內服,兩個時辰服一次,費真服過兩次,便睜眼大哭,她從鬼門關走了回來。

義士姓韋名誠,出自洛陽的名門望族韋家。費之識與他相見恨晚,他們徹夜交談,抵足而眠。

原來韋家也是逃亡蜀地,韋誠父親和家人先一步到蜀都,他和從僕兩人半年前南下,在旬陽被強行徵兵入伍,兩個月後,在開拔戰場的路上,他尋機逃脫,飢餐露宿,走小道來到此處。

他身無分文,一路上,或食野果,或得到別人的救助,行到有街市的地方,他停下來作畫賣,積聚盤餐。

時逢亂世,識畫的人無錢購買,有時一天也賣不出一幅畫。

所以他走走停停,在鎮坪偶遇費之識,倆人成為生死之交。隨後,費之識盛邀韋公子同行。

(四)

將息幾日後,六人再次出發,翻過秦嶺,到達劍門關,一路上的險關難途被拋在身後,卻不知在這裡,遇到大隊的蜀地官兵,盤查刁難,費家大多數財寶,都被官兵收去。

只有一箱書,和綁在陳氏身上的1000兩黃金,得以倖存。

而劉星在與一姓汪的軍官爭執中,被打成重傷,未到青城山,便一命嗚呼。

劉星被官兵毆打時,費之識衝上去,欲與他們決鬥,被韋公子拉住,他附在費之識耳邊說:“來日方長”。費之識才按下衝天怒火,內心暗暗發誓: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五日後,韋公子陪費之識來到,青城山陸家坳,在費家的忠僕陸二,早已破敗的危房中住下,一切百廢待興。

費家從洛陽出發時是春末,到達已是晚秋時節。韋公子急於與親人團聚,遂告辭東行,前往錦城。

費公子在陸二的幫助下,修房造屋,未到冬至,房屋建成,生活安定下來。

閒暇之時,費氏夫婦,想起大公子費榮,心裡悲痛,費夫人常撫琴寬心,以打發憂憤的時光。

費夫人陳氏,乃名門閨秀,先祖陳少遊,曾任地方大吏,其父陳平進士及第,曾任金陵刺史,在陳氏12歲時,死於藩鎮牙將(親兵)之手。

其母帶著尚未成年的兩兒兩女,隱居洛陽。因與費家結有婚嫁之約,等陳氏長到16歲,與年長五歲的費之識完婚。

陳氏賢惠通達,琴、棋、書、畫、女工都出色。特別撫得一手好琴,當她彈奏時,云為之駐足,鳥為之止鳴。

費真在襁褓中開始,朝夕聽聞母親的琴音,“耳濡目染”,長至五六歲,琴也彈得異常悅耳,似月下的流水,春風輕拂的松巒;似晨曦中的雨露,夕陽下的霓虹。

她不僅遺傳了母親的才情,更遺傳了母親的美貌,那一雙狐媚眼,眼角上挑,眼珠黑亮,似一汪秋潭,明亮而深邃。深得長輩和同齡玩伴的喜愛。

費真聰慧,兩歲在父親的教導下識字。五歲聽父親講“孔孟之道”、“諸子百家”,七歲便能吟詩作賦。

一首:山月淨空柳絮飛,

繁花蔓草弄春時。

小舟十里泯江水,

鯽鯉搶食煮婦米。

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她強聞博記,勝過同齡許多男兒。

(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浮世煙雲

範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