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八卷 鬥詩鬥出姻緣樹
我乃人間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第八卷 鬥詩鬥出姻緣樹,穿越西遊之我在西遊記中的生活,我乃人間客,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坐在木仙庵門旁,只見皎皎明月,清風徐來,玲瓏光彩,美不勝收。
唐僧留神觀看,縱目皆是林海,樹影婆娑,清輝喜人,更有清水石上流,清香花中來,他自以為是人間仙境,情樂開懷,十分得意,脫口而出念出一句詩來:“禪心似月迥無塵。”十八公笑而接聯道:“詩心如天清更新。”孤直公道:“好句漫裁摶錦繡。”凌空子道:“佳文不點唾奇珍。”拂雲叟道:“六朝一洗繁華盡,四始重刪雅頌分。”
他幾個人吟詩作對,我冷眼旁觀,一個個都以為自己是個中高手,拈鬚撫面,搖頭晃腦。十八公道:“出家人當全始全終,聖僧既起了首句,怎能沒有結尾?還請續聯,望卒成之。”唐僧謙遜道:“幾位都是詩中仙翁,弟子愚鈍,是萬萬趕不上的,還是煩請十八公結句吧。”十八公喟嘆道:“你既開頭,當要結果,怎可半途而廢,聖僧高才,請結尾!”
唐僧無法,只得開口吟誦:“半枕松風茶未熟,吟懷瀟灑滿腔春!”
眼見故事情節一步步朝著後方發展,在“吟懷瀟灑滿腔春”話語一出,我已然坐不住了,這些個自命不凡的樹妖,言談嬉笑間,要把唐僧拖入早已設好的紅塵俗套中。
我忽然開口道:“幾位仙翁好詩興,今有明月當頭,風光正好,何必拘泥於山林樹木,枝葉棲鳥之類。我家長老,乃是得道高僧,比不得各位耆宿精英,我看各位老先生不如以月為題,作上一首,以資雅興。”
他們四人談性正濃,忽聽我插話,本來不悅,但是我一出題,四個人不禁相互瞧了瞧,心裡想:“這小夥子倒是好氣魄,竟敢出言挑釁,居然敢挑戰我們四人。”
他四人笑笑,一派不以為忤的樣子,道:“唐長老尚且不敢挾重自居,你這小夥子難不成敢代他出詩?”
看著他們一派好整以暇,勝券在握的樣子,我不禁暗自冷笑,初唐之時,雖然詩風盛行,但畢竟還沒有到大圓滿時期,我腦中有數十上百首大唐盛世時期的詩歌詞賦,乃是唐詩集大成,他們邯鄲學步,哪裡知道這其中奧妙,我點頭道:“幾位都是詩文大家,小子雖略有涉略,也許比不上幾位的清俊之風,但後生之牛不畏虎,長江後浪推前浪,我願代替長老勉力一試。”
說完,便有人奉上筆墨紙硯,我拿起宣紙,手持狼豪,文不加點,奮筆疾書: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他們三個人,甚至還沒有開始構思,看見我洋洋灑灑,飛龍走鳳,轉瞬之間,便將詩詞寫下,一個個不禁面露駭異之色。
彼時的李白,還沒有出生,所以他的詩詞,在唐初之時無人知曉,我竊取他的詩文,據為己有,他們處在這個時代,當然不可能有所察覺。
當雲漢二字寫完,他們四個人連同唐僧,都圍過來觀看,一時之間,陷入寂靜時刻,我放下狼毫之筆,輕輕的揉了下痠痛的手指,十八公驚奇的看著我,說道:“我等尚在構思,不曾想公子大才,居然在呼吸之間,作出一首曠古絕今的詩詞,我等甘拜下風,佩服,佩服!”
我傲嬌的一笑,道:“各位詩翁還請各自構思一下,然後將大作寫下,咱們也好比較一二。”
這四個樹妖各自沉吟不語,細細思量,然而有此佳作在先,他們就是窮盡畢生學問,不可能超越李白的這首詩。
我這首詩乃是李白的《月下獨酌》,是唐代詩歌中精品中的巔峰之作,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一種獨而不獨,有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心理,表面上看詩人自得其樂,背地裡卻有無限孤獨,孤獨到只能邀天上的明月來作伴,這還不算,甚至想到了以後的歲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