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章 決戰滕王閣,明教,馬河,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決鬥了,有人決鬥了。”
“在那裡?”
“滕王閣。”
“什麼人在滕王閣決鬥啊?”
“聽說是一個叫玉面狐狸的青年,要跟大佛寺的方丈法顯禪師決鬥。”
“什麼玉面狐狸,人家叫玉面閻羅林惜。”
“管他叫什麼呢?他能打得過法顯方丈?法顯老師傅那可是少林寺的高僧啊。”
“誰知道呢?”
“不一定,聽說這個玉面閻羅很了不起,前兩天,法顯的一個徒孫叫什麼快劍王亮的就死在他的手裡。”
“不會吧?”
“這還有假啊,我親眼所見。”
“走,看看去。”
宣和二十年九月初一的洪州府熱鬧非凡,尤其是坐落在洪州府東湖湖畔的大佛寺前更是人山人海。今日是燒香還願的日子,前來還願的信徒比往日多得多。
不知道是誰叫了這麼一嗓子,這些信徒就爭先恐後的湧向了滕王閣。滕王閣始建於唐朝永徽四年,因滕王李元嬰而得名,它與湖北的黃鶴樓、湖南的岳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滕王閣建築規模宏大,閣高九丈,共三層。瀕臨豫章水,面對西山,景緻優美,有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巳時時分,滕王閣前已人滿為患,都是來觀看決鬥的。抬頭向滕王閣樓頂上望去,就見高聳入雲的樓頂之上站著兩個人。一位身材魁梧,穿一身灰色僧衣,外罩一件紅色袈裟,他便是大佛寺的方丈法顯大師。
這法顯乃是洪州府的名僧,其師傅便是少林寺的八大名僧之一的圓通大和尚。法顯練就了一身的硬氣功,掌中一柄方便連環鏟,重達一百二十斤,有萬人敵之能。
在法顯的對面站著一位青年,看樣子也不過十六七歲。就見那青年一身白色華服,披一領白色外套在風中飄逸。這青年身長八尺有餘,面白如玉,丹鳳眼,鷹鉤鼻,薄嘴唇,比許多大姑娘還要俊俏。不用問,那人一定就是“玉面閻羅”林惜了。
林惜手持一柄雪花鑌鐵戒刀,擺了一個夜戰八方的架勢立於閣樓的左側,臉上殺氣騰騰。法顯則八字形站立於屋頂樑柱之上,右手提著方便連環鏟,怒目橫眉道:
“你就是玉面閻羅林惜?”
“不錯,正是在下。”
“我徒兒金刀王勝與你有何仇何怨?”
“我與王勝並無仇怨。”
“既無仇怨,你為何將他殺死?”
“他該死。”
“那王亮呢?”
“他是自己找死的。”
“你……施主,佛家雲‘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何況人命乎。”
“和尚,小爺不懂什麼叫佛法,小爺我只知道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你徒弟王勝太不是東西了,他就應該死。”
“你……你口口聲聲說我徒兒該死,老衲且問你,我徒弟究竟做了什麼壞事了?”
“老和尚,你徒弟王勝身為金刀鏢局的總鏢頭,不顧江湖道義,他見飛龍鏢局塗飛龍的妻子餘氏年輕漂亮,就想霸佔她。那知道餘氏不從,他就四處敗壞飛龍鏢局的名聲,還親手將塗飛龍打死。你說,這樣的人該不該殺?”
“施主,即使你說的都是事實,那也是官府的事情,與你何干?你何故強出頭,將我徒兒殺死?這筆債該如何算呢?”
“老和尚,你不要善惡不分,你徒弟作惡多端,他死有餘辜,我不過是替天行道罷了。你若再糾纏下去,我怕你的下場與王勝一樣。”
“孽障,老衲要開殺戒了。”
說罷,法顯朝著林惜的腦袋就是一方便連環鏟,那力道重有千斤。林惜不敢拿雪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