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魏氏精兵的訓練與蛻變
大笨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章 魏氏精兵的訓練與蛻變,三國:從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大笨鳥,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周範交談的內容告知母親後,母親非常贊同周範的謀劃。
“若是其能留在家中任職,當為家宰。”
“家宰?”魏安怦然心動。
不過片刻之後,卻搖了搖頭。
“周範如今落難,應聘塾師是其自願,我等若提出聘為家職,頗有些挾恩圖報之意。”
魏柳氏聽了魏安的話,讚賞的看了眼長子,微微頷首。
“此事他日再提,先讓周先生安心住下。小奴進學之事,我當令張有食告知眾人,再擇人入學,若是輕易可得,眾人便不放在心上,辜負我兒一片美意。”
“阿母所言甚是。”
魏安與母親商議妥當後,便離開了後院。
自己在成長,阿母也是如此。
阿母時常拜訪婁夫人、黃夫人,談論治家之道,已逐漸展露出當家主母的威嚴與風範,與往日判若兩人。
...
家中的奴僕翻了幾番。
這麼多奴僕,光靠家中的田地產出養活這些人自然是遠遠不夠。
不過魏安計算過,賣酒、治馬的收入不菲,加上隱匿的金礦收入,足以養活數千人,因而暫時沒有問題。
族中田地少,糧儲不足,如今是靠著買糧支撐,怕是日後戰亂一起,糧價要飆升,商路不暢,收入亦會大減,需早做準備。
好在此時大漢已經有了倉儲制度的萌芽,官府建有糧倉來儲存糧食以備荒年。
這些糧倉通常選擇建在乾燥、通風、防水的地方。
幾名大師對修建糧倉亦是精通,魏安未雨綢繆,便讓在家中修了諸多糧倉。
其中有四個最大的糧倉,一個地上的,三個地下的,就這四個糧倉就可以儲存五萬石糧。
地上糧倉多采用木構架結構,覆蓋以防雨防曬的材料,方便取用。
而地下糧倉則類似於窖藏,可以保持較低的溫度和溼度,有利於糧食的長期儲存。
而且每個糧倉內的糧食不是散放,而是存放於甕中加以密封,魏安還讓人燒了許多木炭放進去除溼,算是多加了兩道保障手續。
在數月之內,魏安已經聯絡各方糧商以及附近鄉民購入了谷、麥等近萬石的糧食,檢查並曬乾之後都存入了糧倉。
等到明年光和六年,可再存入四萬石的糧。
五萬石糧,便可保障千五百精壯一年之用。
這些糧食日後再定期拉出來曬太陽去溼,可以保證存放長時間儲存不變質。
到時候尋機除舊換新,保障足用之糧。
...
大漢的農莊經濟,基本的日常便是農民農忙種地,農閒訓練,家中的奴僕亦是如此。
壯奴中除了進入工坊做學徒的人外,其他人都要接受訓練。
當初宅院的牆內留了日後擴建的空地有一萬多平方米,有部分地平整後便做了校場。
如今在裡面訓練的有自家的三十餘名壯奴,還有五十餘名族奴。
曾經魏村的木柵欄簡陋有簡陋的缺點,但如今的村牆建的太大也有大的壞處。
因為大,需要防守的面積大,人手遠遠不夠。
族長購買的全是壯奴,就有這方面的考慮,如今這些壯族奴都是掛名為阿翁籍下,由魏安來統率訓練。
雖然在競技場中已經對五十人以下的隊伍有豐富的排兵佈陣的經驗,但訓練一名合格的兵士,魏安還需要摸索。
思來想去,還是用後世的訓練之法,從訓練列隊,喊口號,踢正步開始。
這是從後世李末軍訓中、電視裡、影視題材裡學的。
沒直接練兵器拳腳而是先訓練服從性,便是魏安深思熟慮的結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