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小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章 故地重遊,風從鹽湖來,懿小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潘博文笑而不答,又繼續道:“你小子現在真是有出息啊,我們這幾個老人都說不過你了。”
“老潘還是寶刀未老,這麼大的廠子,守著這麼大的鹽湖,發展得還是很好。”麥苗也說了幾句客套話:“就是你們太固步自封,不思進取,以為守著一個聚寶盆,你們吃飽了,就不管外面十幾億人的死活了,思維落後,自私。”
麥苗的聲音冷凝,和小時候一模一樣,氣場還是非常強大。
楊妮的臉色鐵青,這個臭小子現在是什麼都敢說,一點也不避諱。
潘博文看向另外的幾個專家:“走,我們一起去鹽湖看看,冬天的鹽湖跟平時不一樣,看看我們是不是真的固步自封,偏安一隅。”
眾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小站臺,楊天海老遠老遠的就招手。
“舅舅最近好不好,給你帶了禮物,晚上到家裡喝兩杯。”麥苗上前打招呼。
楊天海被曬得黝黑,緊緊的抱住麥苗:“苗兒回來啦,這些年啊,謝謝你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指出來的路,他們都很好,都很好。”
麥苗拍拍楊天海的肩膀:“都是一家人,不用這麼客氣,我媽忙不過來的事情,也只有我代勞了。”
楊妮狠狠的瞪著楊天海:“一身酒氣,不知道上工是不允許喝酒的嗎,越來越無法無天,這個月的績效扣了。”
“別別別,老妹兒,今天我休息,我聽說麥苗要來,主動請纓給我外甥開火車,安安穩穩的走向第一站,你不要這麼無理取鬧。”楊天海連聲說道。
楊天海將火車開動了之後,潘博文又繼續說道:“我們這裡條件太艱苦了,高寒高海拔,想要招聘工人也是難上加難,所以啊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是招收鹽湖二代,放寬條件,招一些高中生當技術人員。”
“可以理解,別人一聽說是到青藏高原工作,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敬畏之心,所以啊,還是要咱們自己人先走出第一步,才能帶動別人一起來。”麥苗很冷靜的回答。
“我們的火車道路還是以前的,只是發展成了火車運輸,這些年都靠這些老傢伙事兒才能運轉起來,對了,看見那個採鹽船了嗎?那是新的裝置,很多實驗在船上就能完成。”潘博文馬上介紹:“那個大傢伙可是花了不老少的錢,我們一共上了七八臺採鹽船。”
“看來你們這些年還是不忘記升級裝置,一群老傢伙還是很可以的嘛。”麥苗半開玩笑道,他跟多年前那個只會說教的小老幹部不一樣了。
潘博文又繼續說道:“以前我們鹽湖上的工人,最害怕的就是冬天,到了冬天就不能下鹽湖,也不能去背鹽,天寒地凍的,很多人冷著冷著,突然就覺得越來越熱,最後把身上的棉衣都脫下來,還是被凍死了。“
“老潘,你以前是最不接地氣的,楊總以前總回家唸叨你就是個學院派,沒想到還知道凍死人的事情啊。”麥苗打趣了一番。
潘博文笑出了聲音:“剛開始的確是不懂的,後來跟著你母親到鹽湖上面多了,漸漸的也知道了鹽湖人的不容易,不是我們坐在辦公室裡面隨便籤署幾個專案就能完成的,更重要的還是依靠這些工人。”
“咱們到船上看看,怎麼這幾號地方都有采鹽船,遠方的倒是沒有,採鹽船到底是依靠什麼運作的,這一點我們還是不清楚。”麥和平跟著下了鹽湖,穿上雨靴往船上走。
“到了冬天,我們基本都是生產工業用鹽,鉀肥廠子這個時候就要高速運轉了,看看這些船,採集到一定的量就拉到火車這邊,火車是可以直接通向外面的,然後沒有經過加工的鹽原料就可以運輸離開了。”潘博文拿出手中的旗幟,做了幾個暗號。
船也漸漸開過來,楊妮看著幾個團隊的專家們,一邊說道:“我們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個農業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