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小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所念所願,風從鹽湖來,懿小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輕輕地風拂過高原,這一片鹽湖四周雪山圍繞,平靜的湖面像鏡子一樣,被譽為中國的天空之鏡。
春雨輕輕地澆在老人的面頰,一旁的小女孩歪著腦袋,用好奇的眼神看向老人:“太爺爺,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還會選擇這裡嗎?”
老人的嘴角帶著笑意,思緒亂飛。
這位老人叫做麥和平,這個鹽湖是他成長的地方,也是成家立業的地方。
老人看著遠山,記憶回到了很多很多年前——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他是否還願意選擇支援大西北?
五十年前的傍晚,小鎮的煙火氣息濃厚,家家戶戶的煙囪都冒著縷縷的青煙,正是做晚飯的時間。
走在小巷道中,就能聞到每一戶做的是什麼。
辣子炒土豆……包了土豆餡的包子……做了炸醬麵……
麥和平穿著一身洗得雪白的白色中山裝,戴著一副金絲邊的眼鏡,胳肢窩中還夾著一個公文包。
與這個鹽湖小鎮的巷道顯得格格不入,在這裡就沒有人穿成這副模樣的,他是一個例外。
“麥師,我可告訴你,曬鹽技術哪家強,茶卡巷子裡找老楊,你可不知道,老楊家的曬鹽技術是從古代就傳下來的,說來也是奇怪,我們是真的派了人去跟老楊學的,就是學不來,這門技術還真是傳女不傳男嘛,但是人家曬的鹽,沒有雜質,隨隨便便就可以上實驗……”姜頭兒走在麥和平的前邊。
姜頭兒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是鹽務局的小幹部,麥和平這些年輕的前來支援西北的小夥子,就是他招來的。
姜頭兒雖然是個小幹部,但是穿著打扮一點也不像幹部,佝僂著身體,眼睛半眯著看人,從骨子裡就透著一絲絲的狡黠,褲腿永遠都是一個高一個低,說起話來有腔有調的,只是為了凸顯跟別人不一樣。
麥和平手中拿著一個小筆記本,趕緊記錄:“只有老楊家有這門技術活嗎?其他人曬出來的鹽不行嗎?為什麼呢?是鹽田的問題嗎?我這一次作為技術骨幹加入我們鹽務局,就是為了……”
他說話有聲有色的,時不時還帶著一點點吳儂軟語,甚是有格調。
可是從麥和平的眼神裡面就能看出來,他是打心眼裡面看不上這些在西北荒蠻之地的“野人”。
從來的第一天開始,麥和平就想著回上海,回到那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有用武之地的繁華之地。
姜頭兒是自小生活在西北的,他是個粗人,每頓饃饃鹹菜的習慣了,看見麥和平挑三揀四的,也是非常看不上。
他們倆就用各自的方式互相交流,最後還是驢唇不對馬嘴的說了一大堆,實則交流根本不在一個頻道。
好不容易走到了楊家,那是一個獨門獨戶的莊廓院。
一進院子的門,麥和平就捂住了鼻子和嘴巴,心裡想著:嘿,這是人住的地方嗎?
“小夥子,你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這些牛糞留著自家燒火呢。”姜頭兒白了一眼麥和平。
這個小夥子怎麼娘們唧唧的,一點點味道都受不了,他們平時累得不行,跟牛住在一起也是有的。
麥和平站在一側東張西望,發現院子裡面最顯眼的就是曬在走廊屋簷下的紅色圍巾。
由此可以斷定,這個家裡住著一個姑娘。
“老楊不在,這個楊家也是奇怪,也許老天爺知道楊家的曬鹽技術傳女不傳男,所以啊,這個家裡生下的娃都是女孩子。”姜頭兒也在四處轉悠:“我要是多生一個尕娃(男孩),我也不介意我的尕娃入贅楊家,瞧瞧人家的生活條件多好啊,吃穿不愁的。”
麥和平鄙夷地抬起了鼻子,幾乎是用鼻子冷哼了一聲。
真是沒有原則,好好地做什麼上門女婿,一個男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