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澤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回 陸遜設空營計逃往南嶺大山,張遼兵發濡須口,穿越關平,一統三國,龐澤華,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5000餘艘,當地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之人。陸遜率領大部隊,沿鄱陽湖南下,經贛江直奔南嶺山區。
大軍浩浩蕩蕩,半路上正好孫奐帶的大軍追上了,一起乘船而行。糧草也都放在了船上。又走了一天,孫松帶著騎兵,把豫章郡的物資和人馬召集了一些,也追了上來。全部登船之後,大軍繼續前行。孫奐召集眾文武官員,宣佈了自己為吳王的訊息,並做了一次激情的演講。大家覺得暫時也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做領頭人。孫奐怎麼也算孫氏家族的族人。而且還是帶兵將軍,之前就是亭侯。也算合理。陸遜雖想等找到孫慮後再定,但眼前明顯也不會輕易找到,又不能沒有領頭人。所以也就同意了。
陸遜帶大軍南行,暫且不說,王平嚴顏等人在大營內休息了兩天,到了第三天早晨,吳軍大營中鴉雀無聲,連馬鳴聲也沒有,到了早飯時,連炊煙也不見了。王平登高望去,吳軍大營還在,旌旗也還在飄揚,但卻不見一個吳軍士兵。王平又仔細觀察了一會兒,一拍大腿,“嘿!讓吳軍逃跑了!留了一座空營!”然後帶著親兵下了山,來到大帳,找嚴顏和吳懿商議。二人一聽,也十分懊悔,這要是早發現,隨後追殺,豈不消滅吳軍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吳懿主動請纓,帶著五千重步兵前去查探,看是不是有埋伏!嚴顏和王平同意,並帶了五千重騎兵在後面隨時待命,以防不測。吳懿帶人小心翼翼靠近吳軍大營。等走到了大營門口來了,也不見人影出來。又往裡走了一段,依然沒有人。王平讓大軍進入搜查。果然是一座空營,除了大帳和旌旗還在,其他的人馬物資全都沒有了。王平讓人給嚴顏和王平報信。
二人我來到營中,確認吳軍擺了個空營計!幾人讓士兵把大帳收了起來。吳懿就想帶軍去追,王平說道:“窮寇莫追,萬一路上有埋伏,豈不損失人馬?吳軍已經知道必敗了,所以才擺了個空營計。我們回去收拾物資,也準備向東進軍,和關將軍會合吧。”
眾人點頭,拔營起寨。同時派出幾名探馬到前方查探,果然,一個時辰後,探馬來報,山谷中到處是馬蹄印,已經跑出了山谷,往南去了。且山中沒有埋伏。
於是大軍迅速出發,並給關將軍報信。報告這裡的情況,請求指示。等大軍出了山谷,探馬也回來了,豫章和鄱陽郡的探馬回報說兩郡已經被搜刮的什麼也沒有了,人沒了,糧草沒了,金銀珠寶鐵等有用物資全都帶走了。可謂一窮二白。又等了一刻鐘,柴桑的探馬來報,陸遜帶大軍及所有船隻都沿贛江往南去了。
王平三人商量讓大軍先在鄱陽湖邊休息休息,派出親信到九江口,再次稟報關羽,看用不用追擊。其實也無法追擊,陸遜帶的是水軍,王平他們是陸軍,沒有船,追上了也沒法打。這段時間的戰鬥,武器消耗殆盡,兩萬大軍進入吳軍腹地,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王平在這裡等候關羽訊息,暫且不表。且說合肥的張遼、徐晃,收到了關平要求出兵攻打濡須口的命令。立刻組織六萬大軍兵發濡須口。
濡須口是從合肥經巢湖進入大江的咽喉要道。
孫吳與曹魏之間在濡須口前後共計兩次大的戰爭。因戰場主要在濡須附近而得名。
濡須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其重要性在於,如果東吳丟失濡須口,魏軍就可以進入長江,進而攻佔牛渚(採石磯),逼近建業(南京),所以,濡須口為兵家必爭之地。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孫權決定將都城從京口(鎮江)“徒至秣陵”,即南京,張紘對孫權說:“秣陵的山川一帶有帝王之氣,如果明公在此建都,一定能成大事,不過秣陵名字不吉利,不如取名建業。”孫權於是下令興建石頭城,這就是南京又叫石頭城的來歷。這次遷都標誌著孫權勢力範圍的政治中心向西移動,開始向長江中游發展。孫權深知,在赤壁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