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出身不凡,古來山,斛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看趙光睿如今看似是個落魄的孤寡老頭,又是個隱居山水間的閒雲野鶴,可年少時的他也曾風光無限。身為皇子時的他備受天子青睞,身份高貴、受盡萬千寵愛,惹人欣羨。

五十七年前,趙光睿仍是個俊朗的十五歲少年郎,是為宮中嫡皇子。他自八歲被立為太子,如若不出意外,未來的趙光睿將會成為這世間最為尊貴之人。

然而,他似乎無心皇權,獨愛詩書棋畫,嚮往縱情山水,頗有文人雅士的志向。

可這世上多是身不由己之人,寒門亦是,富貴人家亦是,便是身為太子的趙光睿亦不例外。既是身為太子,定是要悉心培養,繁重的課業壓在身上,寒來暑往,不曾斷絕。趙光睿雖聰慧,卻隱藏鋒芒,雖受盡寵愛,卻不矜驕傲慢,深受儒學薰陶,謙遜儒雅、溫和且仁慈。

這般人物,若成一代君主,定也能成為萬民愛戴的仁君。

儘管嚮往世間山水,可趙光睿更不敢忘卻自己肩負的責任,誓要成為心繫天下、愛戴百姓的賢明君主。然而抱負終究只是抱負,現實往往復雜,需要考量人性、權衡利弊,通往抱負之路佈滿荊棘,稍有不慎便會被扎得鮮血淋漓。

仁慈本是好事,但太過於仁慈不爭便是壞事。

眾多皇子之中,四皇子趙光昊比趙光睿小上兩歲,他的母親曾是張貴妃宮裡的一名宮女,偶然得幸,便懷孕生下了他。宮女產下皇子後,卻突然暴斃,趙光昊便順其自然地被無子的張貴妃收養在名下。

趙光昊十五歲被封為兗王,因著張貴妃的關係,他的封地便是離京州最近的兗州。

兗州富饒且臨海,兵強馬壯,是個萬分不錯的封地。若是尋常皇子離京在此就藩,想來定是喜不自勝,心滿意足地在此富饒之地生活,就此安逸,安心地當個藩王了。

可兗王到底是個有野心的,張貴妃亦並非省油的燈。趙光昊不甘心當一個小小的藩王,始終覬覦天子之位,暗中招兵買馬,拉攏朝中官員,一邊想方設法陷害太子趙光睿。

然而太子品行端正、謹守禮法,向來令人挑不出錯處,想要廢掉他,除非他自個兒做出出格之事,不然談何容易?

故而兗王便只能從他身旁下手。

這第一個機會,便是慶寧二十八年,太子趙光睿二十四歲那年,吳州鬧了水患,百姓水深火熱。災民無數,不少流民逃到臨近各州縣,以至於官員們叫苦不迭。

朝廷得知吳州水患後,便派官員前往吳州體察災情,並治理水患,賑濟災民。不曾想,太子亦欲前往吳州,故而向天子請命一同前去。

天子自然不依,這太子乃是儲君,身份尊貴,且此去路遠,若是路上有個三長兩短,豈不白白培養?更何況災地艱苦,太子前去雖不至於風餐露宿,卻也定然要吃些苦頭,天子又如何捨得這養尊處優的太子受委屈?

然而太子堅持己見,他道:“父皇!百姓受難,兒臣身為太子怎能獨置之事外?上古之時,禹帝為治水患,曾殫精竭慮,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治中原水患成功,成流芳百世之君,深受百姓愛戴。

兒臣生於深宮、長於深宮,雖勤讀聖賢之書、深諳君臣之道,卻從未體會過天下百姓之疾苦,這是何等的缺失啊!如今吳州水患,兒臣願效仿禹帝,體察民情、賑濟災民、協助官員治理水患,救民於水火之中。

父皇,兒臣明白您是捨不得兒臣,不忍心兒臣吃苦,可這點苦,又哪裡比得上百姓這流離失所、飢寒交迫之苦呢?兒臣既為太子,理應為父皇分擔苦惱,穩固江山,更應心繫天下百姓,令百姓安居樂業,還望父皇成全兒臣!”

說罷,趙元睿再三叩首,長跪不起。

“罷了,你這性子雖是溫和,卻最是固執不過,但你所言極是,到底是說到了朕的心坎裡。睿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古來山

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