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閃電之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鐵山寺歷史,尋寶神瞳,以閃電之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十五年。嚴佛調希望自己的開山道場香火一直延續下去,能夠鐵打江山般牢固,因此取名為鐵山寺。
光是提到的漢族出家第一位僧侶,二十萬平方米建築規模和修建持續時間之長都說明了鐵山寺在國內廟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可要不是菜菜這次遊玩經過那邊,李墨對鐵山寺之名真的是從未耳聞。或許這和所處之地的經濟發展有關,經濟發展強勁的地區,一般那裡的名勝古蹟也會跟著名揚天下。
成先生一看李墨聽的十分認真,講起來更加的詳細:“鐵山寺歷代擴建,到明萬曆年間,寺廟規模達到鼎盛,形成以鐵山寺為中心,汪姑寺、清涼寺、龍山寺等14座寺廟群落,被稱為‘小九華’,僧尼達到千人,可惜在清末年間鐵山寺毀於戰火。”
“二十多年,當地政府主持重修鐵山寺廟。雖然歷史悠久,但因為戰亂被毀的原因,哪怕現在已經重修開放,可是其盛名依舊不為天下人所知。”
李墨聽出他的無奈,地方上耗費了很多精力去重建千年寺廟,但卻沒有為當地的經濟帶來顯著的促進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廟不在大,有佛則靈。就像燕都邊界那邊的佛緣山大雷音寺廟,你們完全可以從其中找到一點可以借鑑的地方。”
兩個地方上的負責人對視一眼,市裡來的鄒先生苦笑道:“李院士,我們的確派人去那邊取經過,只是那邊的經驗不怎麼適用當地的情況。”
李墨腦海中稍微琢磨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佛緣山大雷音寺能夠一下子成為全世界佛教門徒心目中的聖地最主要的原因是那邊供奉著一枚釋迦摩佛指骨舍利,還有諸多佛教聖器加持,再有官方和民間的鼎力支援造勢,所以才有如今的格局地位。
“是我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些。”李墨抱歉的笑了下,“成先生請繼續。”
“創立鐵山寺的嚴佛調是漢桓帝、漢靈帝時在洛陽譯經的安息僧安世高的弟子,著有《沙彌十慧章句》,譯著有《法鏡經》等,在當時法名遠播,不少人慕名城鐵山寺拜訪求教,這其中有一個當時已是重量級的大人物,他就是太平道首領張角。”
對於張角這個人,李墨倒是有點了解。太平道為道教一支,奉黃帝和老子為教祖。
“雖然張角的道教與嚴佛調的佛教並非同宗,但是他非常欽佩嚴佛調的才學與人品,所以不顧旅途勞頓,從遙遠的冀州到鐵山寺拜訪嚴佛調。二人品茗對弈,相談甚歡。”
“後來,張角領導各地起義軍攻打郡縣,火燒官府,釋放囚犯,開倉放糧,並從貪官汙吏和地主那裡收羅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玉石瑪瑙,數量甚為可觀。於是張角決定將財物先找一個妥善的地方保管起來,為日後登基做個準備。幾番思量,他想到了隱藏在崇山峻嶺間的鐵山寺以及德高望重的住持嚴佛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