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第六代戰鬥機
一隻小牛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0章 第六代戰鬥機,四合院:眼紅系統,全院人麻了,一隻小牛奶,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白!"趙陽立正敬禮,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會議結束後,他一刻也沒閒著,立馬投入到緊張的研發之中。
作為一名軍迷,他對先進武器如數家珍。尤其是那份詳盡資料,更讓他如獲至寶。
四代機和五代機的起源和發展,可以追溯到冷戰時期的鷹熊角逐。
這個年代,鷹醬和毛熊都在戰機效能上不斷追求突破。
鷹醬的F-15鷹式、F-16戰隼,以及毛熊的米格-29、蘇-27,都是這個年代的明星機型。
F-15有"空中王牌"之稱,擁有強悍的格鬥效能和遠端截擊能力。
它配備了當時先進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可以在150公里外發現並鎖定目標。
而F-16則是一款輕型多用途戰鬥機,體型小巧,效能靈活。
它採用了電傳飛控系統,操控效能大大提升。
毛熊的米格-29和蘇-27,同樣不遑多讓。
米格-29擁有優異的機動性,被稱為"側衛"。
而蘇-27則是一款大型重型戰鬥機,有"側衛Ⅱ"之稱。
它們配備了先進的"獵鷹"脈衝多普勒雷達,火控系統精準,配合霍尼韋爾制導,都具有較強的制空作戰能力。
這個年代的戰機,飛行速度都在2馬赫左右,即2倍音速。
雷達探測距離在100公里以上,電子裝置開始成規模裝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總體來看,鷹醬在雷達、導航、火控系統等方面佔優,而毛熊則在機動性、火力方面更勝一籌。
進入80年代後期,鷹醬開始著手研製ATF,即"先進戰術戰鬥機",這就是日後F-22"猛禽"的前身。
而毛熊也於1983年批准了第五代戰機計劃。
到了90年代,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戰機進入了四代機時代,代表機型就是F-22和蘇-57。
四代機相比上一代,在隱身、超音速巡航、航電裝置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F-22擁有全面的隱身能力,雷達反射截面極小,配合內建武器艙,電磁訊號幾乎無跡可尋。
同時,在超音速巡航方面也有突破。
藉助可變迴圈發動機,不使用加力即可在1.6馬赫飛行,而且續航時間大大延長。
在航電裝置上,F-22配備了AN/APG-77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探測距離超過200公里,能同時追蹤多個目標。
而且,在資訊整合、態勢感知方面,都代表了四代機的巔峰水準。
蘇-57雖然面世較晚,但同樣具備了四代機的關鍵特徵。
它採用了等離子體隱身等多種隱身技術,綜合隱身效能出眾。
在航電裝置上也有諸多亮點,如配備了"白楊"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範圍達400公里,還首次裝備了機載側視雷達。
可以說,四代機開啟了"資訊制空"的嶄新時代,它們已經具備了"一機多能"的先天優勢。
而五代機,就是在此基礎上繼續"智慧化"演進。
代表機型有F-35、殲-20等。
五代機更加強調資訊主導作戰,透過大量感測器和資料鏈,在"戰鬥雲"中實現全域感知和協同作戰。
以F-35為例,它雖然在機動性等"硬指標"上不如F-22,但在"體系作戰"方面卻更勝一籌。它就像一個移動的"作戰系統平臺",可與各平臺實時分享戰場資料,發揮相乘的威力。
在隱身方面,五代機也有新的突破。除了全機覆蓋隱形塗層,還大量採用了智慧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