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太陽照常升起,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翰思鱸貼》無本可摹,只憑記憶。
陳操之讀書練字時,他那一對璧人一般的侄兒、侄女就乖乖的坐在葦蓆的邊沿,兩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注視著這個俊美的少年叔父,非常佩服的樣子,尤其是當陳操之練習書法時,左右手字型不同,兩個小傢伙眼睛瞪得老大,小嘴巴輕輕地“吧嗒”著,表示驚佩。
潤兒很聰明,沒有人教過她識字,是在祖母教她兄長陳宗之識字時,她倚在祖母懷裡靜靜地看、靜靜地聽,只要宗之認得的字她也就認得,兄妹二人的啟蒙讀物竟然是《論語》,只管把字認準,意思不懂沒關係,過幾年再講解。
好笑的是,因為潤兒是坐在宗之對面,宗之拿著書卷照著祖母所教一個字一個字的讀,潤兒就在對面看,字是認得了,可全是顛倒著認的,後來費了好大勁才糾正過來。
宗之八歲、潤兒六歲,《論語》的字已全部認得,但書中意思全然不懂,就由陳操之給二人講解其中義理。
魏晉之時,官學衰微,私學盛行,而年幼的全靠父兄長輩啟蒙,所謂家學淵源就在於此,陳操之的《論語》是他兄長陳慶之教授的,現在他教授給侄兒、侄女,當然,現在的陳操之對《論語》的理解比兄長陳慶之更透澈,講解起來更是深入淺出。
陳母李氏站在窗外聽著書房內一兒二孫書聲琅琅,眼眶溼潤起來,有這樣好學的佳兒佳孫,我西樓陳氏何愁不興!
讓陳操之略感苦惱的是,書籍實在是太少了,他現在是求知若渴,卻苦於無書可讀,這個年代書籍是非常珍貴的,不說以前的竹簡,就是帛書、紙書都是相當罕見,有錢也沒地方買去,全靠借閱手抄,陳操之書房裡的上百卷的《毛詩箋》和《論語集解》就是陳肅當年親手抄錄的——
這時代的人讀書求精不求多,博覽群書的機會很少,所以只要精通一、兩部經典就可以在士林立足,陳操之現在已經把鄭玄、馬融註解的這兩部經典倒背如流,義理也基本清通,但陳操之絕不滿足於此,因為僅《論語》自秦漢以來就有數十家註釋,搜玄鉤沉,各抒己見,而魏晉人更喜歡用玄學來解釋儒家經典,玄學大家何晏的《論語集解》、正始玄風的開創者天才少年王弼的《論語釋疑》都是從老莊思想來解讀《論語》,陳操之要想被高門士族所接納和賞識,僅僅學習漢儒經典是不夠的,必須研讀何晏、王弼的注本,玄、儒雙通是陳操之的目標。
可是無書可讀,奈何?
——————————
謝謝書友們的打賞,非常感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