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十二、一波三折,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食盒是大失風度的事,傳揚出去對家族名聲有損,淺施一禮,道:“還請包涵——”

這時,挹翠亭那邊一片喧鬧,原來是吳郡的中正訪察官到了,這中正官不是別人,正是出身錢唐第一大族的散騎常侍全禮。

陳操之不動聲色,心想:“嫂子猜得一點不錯,負責吳郡十二縣中正訪察的果然是這位全常侍。”

官品清貴的散騎常侍全禮在汪縣令、馮縣相等官員、以及錢唐七大士族族長的簇擁下走過挹翠亭,一眼就看到小冠葛袍、風姿卓絕的陳操之,呵呵笑道:“操之小友,你果然來了,老夫此番上齊雲山,最想見到的便是你,還擔心你會因為年幼不來,那你可就撞不到老夫手上了。”

此言一出,半山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全聚在陳操之臉上,都讓陳操之感覺到了熱,錢唐七姓大族長除丁異外都是第一次見到陳操之,個個心道:“此子風儀果然絕佳,但全常侍如此器重一個寒門少年,似乎有點過分。”

陳操之展顏一笑,長揖到地:“又見全公,喜何如之。”

全禮打量著陳操之,笑道:“昔日東吳呂蒙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老夫與操之小友一別數月,聞小友更拜葛稚川為師,想必學業更是精進,今日老夫要考校於你——來,且扶長者登山。”攜起陳操之的手臂,拾級而上,這時看到打翻在地的食盒,問:“這是何故?”

丁夏商、丁春秋兄弟霎時間都緊張得摒住了呼吸,丁春秋心裡叫苦道:“苦也,陳操之定會藉機報復於我,我今年入品是休想了,只怕日後風評都會大受影響!”

陳操之從容道:“僕役一時不慎,跌翻了食盒。”

丁夏商、丁春秋兄弟二人胸中的一口氣這才吐出,丁春秋第一次有了慚愧之感。

全禮道:“無妨,等下你與老夫同席野宴。”

在眾人一路的矚目下,散騎常侍全禮與寒門少年攜手並肩上到山頂觀瀾臺,上得觀瀾臺期待中正官品評的有三十一位年輕士人,其中錢唐八姓就佔了十七位。

那褚文彬見到陳操之與中正官攜手上山,眼珠子都快繃出眼眶,其震驚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全禮請諸位隨意,或清嘯、或吟詠、率意適性,不要拘泥才好,他自己則與陳操之在觀瀾臺上俯瞰滔滔的江水,問葛稚川的近況、問陳操之近來所讀何書……

過了午時,中正官全禮出題了,要求闡發《論語·先進篇》裡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裡的夫子“吾與點也”這句話的新意。

士族、寒門子弟依次上前,引經據典而談,但大多隻是陳述馬融、鄭玄這些大儒的見解,毫無自己的發揮。

全禮有意讓陳操之殿後,殿後最難,因為“吾與點也”這短短四個字的含義幾乎全被前面的人說光了,要出新,談何容易!

全禮器重陳操之,但給他的壓力也是最大,機遇不是白白給的,要抓得住。

陳操之振了振衣袖,立在峰頂,背朝大江,袍袖飄飄,聲音清朗如金玉相擊,辨析入微道:“夫子雲‘吾與點也’,與,贊同義,言吾贊同曾晳之所言,蓋子路、冉有、公西華三人皆以仕進為心,而道消世亂,所志未必能遂。曾皙乃孔門之狂士,無意用世,夫子驟聞其言,有契於其平日飲水曲肱之樂,重有感於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覺慨然興嘆也。然夫子固抱行道救世之志者,豈以忘世自樂,真欲與許、巢為伍哉?夫子之嘆,所感深矣!”

全禮默默思之,而後嘆道:“妙學深思,娓娓有情,道前人所未道,三十一論,此論第一。”

——————————

碼到現在,求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