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十三、謝道韞的承諾,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虛與實等等的對比,把繪畫形式之美講得極透徹,不但陳操之,顧愷之也聽得入神,感覺大受裨益。

陳操之也深感與名士相交,絕非僅獲虛名,受益之深難以估量,這也就是為什麼世家大族子弟也未見得如何刻苦,但自然談吐、見識不凡,因為他見識到的都是學識豐雅之輩,耳濡目染,琴棋書畫不學自會。

不知不覺夜色籠罩下來,晚飯後,因為陳母李氏要早睡,陳操之先陪母親說一會話,陳母李氏雖然精神依然不佳,但心情愉快,說道:“醜兒去陪客人吧,莫要冷落了客人,剡溪戴安道先生名氣很大,早先你父親就說起過這個戴先生,說戴先生多才多藝,卻是屢拒徵召,隱居不仕,我兒要虛心向戴先生請教。”

陳操之應道:“是,我傍晚時就聽戴先生論畫,戴先生高才卓識,讓人敬佩。”

陳母李氏道:“汝父曾說這戴先生鼓琴江左第一,娘看到戴先生有個童子抱了琴上去,卻一直未聽到戴先生彈奏,娘想聽戴先生鼓琴——”

陳操之笑道:“好,待我來引起戴先生鼓琴之興致。”便取出柯亭笛,悠悠吹了兩支曲子——《憶故人》和《青蓮曲》……

三樓的顧愷之、徐邈正與戴安道、謝玄倚欄說話,顧愷之忽然閉嘴,因為陳操之每夜為母吹曲都很準時,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了。

戴安道正聽顧愷之說去年冬月吳郡花木繪畫雅集的事,怎麼突然就沒聲音了,正納悶,就聽得一縷清音悠悠而起,圓潤宛轉,雅緻從容,偌大的陳家塢堡都沉靜了下來。

戴安道凝神暢心領受這美妙的音樂,音樂為心聲,展現演奏者的氣度和情懷,深情和感傷如水一般流淌,隱含母慈子孝、濃濃親情——

簫聲消逝,涼風拂來,九月十七,明月正圓,冷冷灑落一地月光。

謝玄道:“戴先生,這是陳操之為母吹曲。”

顧愷之道:“每日這一刻,真讓人俗慮全消。”

謝玄心裡感嘆:“子重豎笛曲,迷煞多少人,我姊謝道韞簡直是迷得茶飯不思,要與子重終生為友,她是一女子,不是什麼英臺兄,如何與子重終生為友啊!”

戴逵道:“桓伊贈笛之人,真是名下無虛。”

謝玄不讓自己多想那些事,問道:“江左音律第一品,桓伊笛、戴先生琴,戴先生以為陳操之的笛入得第幾品?”

戴逵道:“不好品評,陳操之豎笛雖然能盡其妙,但與桓伊比,尚有不到之處,只是其吹奏的曲子甚是獨特,第一首是聞所未聞,應是陳操之自制之曲,沉思往事、憶及故友、一往情深,奇就奇在操之弱冠之年卻有這等深沉情感;第二首是源自嵇中散的琴曲《長清》和《短清》,改編得極妙——”

正說著,足音跫跫,陳操之上樓來了,向戴逵施禮道:“家慈久聞戴先生鼓琴一絕,想聽戴先生琴曲。”

戴逵欣然道:“願為令堂鼓琴一曲。”

陳操之與小嬋搬出一方蒲席鋪在樓廊上,戴逵跪坐著,一具蕉葉七絃琴擱在金絲楠木几案上,問陳操之:“我彈一曲《漁父》如何?”

陳操之道:“甚好,戴先生見諒,我先下樓去陪母親一道聆聽戴先生妙奏。”

陳操之回到二樓母親臥室,說道:“娘,戴先生要鼓琴了。”

陳母李氏強自坐起,雖無外人在場,但因戴逵是專為她鼓琴,不能失禮,要端坐恭聽。

樓上琴聲“錚錚”響起,一派漁樵隱逸、青山綠水意境淙淙而出,旋律飄逸瀟灑,顯示鼓琴者悠然自得的心境。

陳母李氏聽得入神,面露慈和微笑,待一曲奏罷,說道:“醜兒,戴先生這曲子很好,你去學來,以後也吹奏給娘聽。”

古琴曲與洞簫曲大不相同,琴曲若斷若續,音斷意存,而洞簫曲則往復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