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十七、溫情,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冷,潤兒貪戀熱被窩,不肯起來,聽青枝在外面叫:“下雪了!下雪了!”大喜,趕緊爬出溫暖的被窩,撩開帷幄溜下床,光著腳就跳到樓廊上,還沒看到雪就被青枝攔腰抱回房去,小屁股捱了清脆的兩巴掌——

“衣裳也不穿、襪履也不穿,就敢下床,難道青枝姐姐不會打人嗎!”

話音還沒落,隔壁房間的宗之也躥出來了,也是穿著單衣光著腳在跳:“哦,哦,下雪了,醜叔要回來!”

小嬋氣急敗壞地跑出來把宗之拖了回去。

過了一會,小兄妹二人都衣帽厚實地出來了,迭聲問:

“醜叔快到了吧?”

“醜叔是不是已經過江了?”

“……”

小嬋和青枝兩個疲於應付,哄道:“操之小郎君是快回來了,你們兩個要乖,先去洗漱,吃了早餐等醜叔回來。”

兩個孩子爭先恐後去洗漱了,吃罷早餐大約是卯時末,攀著廊欄看天上的雪越下越大,問身邊的祖母:“醜叔怎麼還不回來?”

陳母李氏也擔憂著,操之此時定然是在路上,這天寒地凍的又下起了大雪,行路難啊,應道:“是快回來了,你們兩個先去書房讀書習字,你醜叔回來聽到你們在讀書、看到你們在習字,可知有多高興?”

宗之和潤兒一聽,覺得有理,他二人這兩個多月一直沒有偷懶,和以前醜叔在家一樣堅持每日讀書習字,天氣好時,就由荊奴和來震帶著登上九曜山,向北遙望,小兄妹二人討論醜叔是在北邊哪座山峰後面求學?

兩個孩子來到書房,人手一捲,開始齊聲朗讀《論語》,這是潤兒的主意,說兩個人一起朗讀,聲音就更響亮,醜叔在大門外就能聽到。

讀了小半個時辰,一部《論語》讀了一大半了,還沒見醜叔回來。

潤兒道:“阿兄,咱們歇會,口都幹了。”

小嬋和青枝趕遞上溫茶給他二人喝,小兄妹二人喝了水,跑到樓廊上朝大門張望了一會,又回來開始習字,宗之臨摹的是《宣示表》、潤兒是《曹全碑》,兩個孩子都覺得自己進步很大,醜叔看到了一定會表揚他二人。

練字又是小半個時辰過去了,醜叔還是不見蹤影,小兄妹二人坐不住了,執筆的小手凍得通紅,都麻木了,寫出來的字也好難看。

潤兒提議:“阿兄,咱們到大門口去等醜叔吧?”

宗之自然是熱烈響應,小嬋和青枝拗不過他二人,只好帶他們到大門口,立在簷下東張西望。

獨臂荊奴也在翹首朝北路上看,等著操之小郎君和冉盛回來。

巳時三刻,風雪愈急,大片大片的雪花鋪天蓋地擁下來,地上眼見的白了起來。

荊奴比宗之和潤兒還焦急,去向來福借了寬沿斗笠,握一根五尺柳杖,對陳母李氏道:“老奴到前路去迎迎看,說不定小郎君和小盛就過了江來了。”

宗之、潤兒自然嚷著要跟去,陳母李氏想想操之今日也該回來了,臨去時說了臘月初就動身回來的,今日已經是臘月初九了,便讓來福去向族長陳鹹借牛車,載著宗之、潤兒往楓林渡口方向迎接一程,不管接沒接到,午時前一定要回來,莫要凍壞了孩子。

來福趕著牛車,青枝和小嬋各抱一個孩子坐在車廂裡,獨臂荊奴卻不肯坐車轅,他寧願步行,用柳杖支撐防滑,走得比牛車還快,荊奴年近六十,筋骨依然強健。

從陳家塢至楓林渡口有二十多里路,來福駕車、荊奴步行,迎出十餘里,並不見前路有行人,只有白茫茫一片。

眼見臨近午時,來福謹遵主母叮囑,停車道:“小郎君今日怕回不來了,就是今日趕到錢唐,也要去丁氏莊園看望小主母,應該是明日回來,咱們先回去。”

荊奴道:“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