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十九、如履薄冰,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十九、如履薄冰

庾希自恃門第高貴,見這個寒門學子竟敢當眾質問他,怒甚,長身而起,大聲道:“錢唐陳操之,本官命你即刻去堂外廨亭聽候處置,難道還要不顧斯文,讓人叉你出去不成?”

庾希剛愎自用,本著先入為主的偏見,對容貌俊美、風致灑脫,言談又不卑不亢的陳操之極是厭惡,庾希根本不屑於要讓陳流與陳操之對質,那不成了訟案了嗎,處置訟案是下品濁吏才幹的事,陳操之去了廨亭,自有刀筆吏會去審訊,他揚州內史乃是清貴顯職,豈屑為此!

徐藻甚是著急,陳操之這一出去,很有可能一輩子就此斷送,徐藻閱人多矣,,而他只是一個郡學博士,位卑言輕,庾希肯定聽不得他的勸阻,當即目視陸納,目露懇求之色。

陸納起身作揖道:“庾中正息怒——按歷次考核慣例,今日只是考核這些待品士子的經術,至於德行,一向都是明日再議的,陳操之德行如何暫置不論,為免在場諸士子人心惶惶,且讓陳操之先參加經術考核,如何?”

庾希盯著陸納看了一會,緩緩道:“既有陸太守為陳操之緩頰,那就讓他坐下吧。”

庾氏是北來士族,陸納是三吳豪強,庾希現在是在吳郡,自然不能不給陸納這個面子,心道:“我倒要看看這個陳操之怎麼透過我的考核!”

庾希沒有把陳操之驅逐出去,徐藻、馮夢熊這些關心陳操之的都鬆了一口氣

經術考核分兩項,一是筆試,二是辯難,筆試主要是為了看諸士子的書法,書法差的,文章都沒人願意看,本次筆試庾希出的題是——“君子于役”,要求諸士子試論《詩經.王風.君子于役篇》,不拘長短,要以言之有物,限三刻時交卷。

陳操之借磨墨以平息內心的激憤,面上神色不動,兩刻時過去了,猶未動筆,坐在他身前的丁春秋和身後的劉尚值都為他擔心。

又過了一會,陳操之終於動筆了,左手執筆,一氣呵成:

“君子于役,初非一端也,擊鼓南行,零雨西悲,六轡馳驅,四牡奔騁,王事靡監,僕伕況瘁,勞人草草,行道遲遲,豈皆能如澤耕之朝出暮返乎?而未始不晝動夜息,苟無飢渴,正不必為盼待君子自公退食也。”

文末寫上——“錢唐陳操之”五個字。

擊磬一聲,三刻時到,十二縣的縣相將本縣待品士子的答卷收取,恭恭敬敬放在大中正庾希案前。

庾希一一觀覽,將其中幾份字劣文陋的取出來,再看文末署名,都是士族子弟,便又放回原帙,陳操之的答卷他也看了,字和文都沒什麼可挑剔的,他庾希倒不至於顛倒黑白以陳操之筆試不過關為由硬把陳操之撇出去,陸納、徐藻就坐在邊上,如此沒有雅量之事他是做不出來的。

下面就是問難,由各縣縣相唱名,待品士子一一上前回答庾希的提問,問難不出於《詩》、《論》、《禮》、《傳》這四經,但陳操之明顯感覺得出庾希偏袒士族子弟,問士族子弟的那些問題都是非常淺顯的,只要粗通這四部書的都能答得上來,但對寒門庶族子弟,庾希的提問就難得多,不過這不能算庾希刻意刁難,歷來中正官提問都是對士族子弟寬而對寒門子弟難,寒門子弟能被全常侍擢入品都是有真才實學的,所以在陳操之之前的十八名寒門士子都順利答出了庾希的問難——

堂上眾人都在期待庾希對陳操之的問難,誰都知道陳操之絕不可能象其他士子那麼容易過關,那些士族子弟大多是隔岸觀火、幸災樂禍,希望看到陳操之答難時灰頭土臉、狼狽不堪的樣子,誰讓他敢號稱“江左衛玠”呢,而且近來聲名之盛,吳郡士族子弟無人能及;寒門子弟則衷心盼望陳操之闖過這艱難一關,讓庾希的刻意刁難落空,為寒門子弟揚眉吐氣。

吳郡十二縣,錢唐排第七,巳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