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九十一、虎丘之戀,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線條極難。
陸葳蕤瞧著潺潺的溪水,身後陳操之的影子就橫在她的足下,她不忍心踩,往邊上錯開一些,腳下稍微一滑,身子搖晃,很自然地張開雙臂好保持平衡,隨即左手被捏住,那是陳操之的手,溫暖而有力,短短十餘步,卻好象走了很遠很遠,心裡的快樂象是輕盈得要飛起來。
上岸時,陳操之說道:“當流赤足踏溪石,水聲泠泠風生衣——以後畫這樣一幅畫送給你,現在可畫不成,得向顧長康請教如何畫人物才行。”
陸葳蕤“嗯”了一聲,心裡歡喜,容光煥發。
這時的虎丘沒有平整的登山石階,都是片石鋪疊成的山道,頗有險峻之處,過了千人石,便是吳王闔閭墓,山崖左壁刻有兩個篆字——“劍池”。
陸葳蕤道:“陳郎君,這‘劍池‘二字是七年前右將軍王羲之遊虎丘時所題,前年才鐫刻在崖壁上的。”
劍池廣約二十丈,幽深難測,傳說吳王決闔閭把“魚腸”等寶劍以及大量珍寶埋藏於此,秦始皇曾發兵來挖掘,卻一無所獲。
劍池畔山石疊嶂、流泉幽咽,實是有斜塔之前虎丘的第一勝景,臨崖那一側十餘株芍藥花開得正豔,花色白、粉、紅、紫,約有數百朵,如一匹大錦繡披在劍池崖邊,真是美不勝收。
陳操之與陸葳蕤正並肩賞花,崖邊突然轉出兩個人,卻是祝英臺與祝英亭兄弟。
祝氏兄弟見到陳操之,也是吃了一驚,祝英臺瞥了陸葳蕤一眼,向陳操之拱手道:“子重兄攜美遊山嗎?”
陳操之眉頭一皺,祝英臺這話有些無禮,淡淡道:“英臺兄又要展示談鋒?我甘拜下風如何?”
祝英臺見陳操之有譏諷之色,不知怎的就覺得氣惱,說道:“我來賞此芍藥,意欲畫一幅《劍池芍藥圖》,看看比吳郡第一名媛畫得如何?”
陸葳蕤不明白祝英臺提到她做什麼,見此祝英臺眼神語氣頗不友善,便道:“陳郎君,我們到山頂看看去吧。”
陳操之便朝祝氏兄弟一拱手,說了一聲:“少陪。”跟隨陸葳蕤攀登而上。
祝英臺盯著陳、陸二人背影,莫名其妙地氣憤難平。
山道曲折,回頭看不到祝氏兄弟的身影了,陸葳蕤方問:“陳郎君,你開罪了那個人了嗎?”
陳操之笑道:“沒有,此人一向牙尖嘴利,前日在桃林小築看了你的《虎丘芍藥圖》,動了興致,也想來畫一幅吧。”
陸葳蕤道:“畫就畫唄,為什麼要和我比呢,真是太奇怪了。”
陳操之心道:“祝英臺應該是女子,上虞也是吳郡下轄縣,祝英臺自恃才高,對陸葳蕤號稱吳郡第一名媛不服氣吧,真是好笑,實在想不明白她日後怎麼會戀上木訥的梁山伯,我四月底便要回錢唐,估計以後再沒有和他同學的機會了,那梁山伯應該是後面才來的,但願有情人皆成眷屬吧,不要悲劇化蝶才好。”說道:“此人最好爭勝,不用理他,我們自遊山,等下再去看那芍藥。”
虎丘山頂平整寬闊,在後來那斜塔位置有幾株大槐樹,陳操之看看那大槐樹,不勝今昔之感。
冉盛把兩條簡易小胡凳開啟合攏,擱在地上,請操之小郎君與葳蕤小娘子坐著休息。
陸葳蕤很是稀奇,小心翼翼地坐下,與陳操之一起坐看不遠處的吳郡大城,這春日的虎丘山頭,風和日麗、山林滴翠,陽光透過槐樹枝葉灑在二人身上,斑斑點點搖曳閃爍,映得眸子幽幽脈脈。
偶有遊人走過,並不知這是陸氏女郎,但看二人側影,覺得這二人真是一對璧人。
陸葳蕤支使短鋤和簪花去附近尋花,她手裡執一條竹枝,在身前草叢輕輕撩撥著,輕聲問:“陳郎君,你下月便要回錢唐嗎?”
陳操之道:“是,端午前趕回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