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蘇道質何許人?,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忘了什麼事,現在要去追上告知陳操之,便都或摧馬、或步行追上去,卻又見謝道韞帶轉馬頭跑了回來,說了一聲:“回城!”
淝水東流,在鳳台峽山口匯入淮河,陳操之一行待雨勢稍歇,便乘戰船搶渡淮河,然後延淝水左岸北行數里之後,轉道向西北,前往兩百里外的汝陰郡。
因昨日在芍陂北岸因夜雨不察差點被流民打劫,冉盛很是羞惱,他沒想到在淮南之地就這麼混亂,現在到了淮北,過了汝陰、新蔡,那就更不太平了,許昌已被鮮卑人佔據,鮮卑人隨時可能進攻陳郡和洛陽,所以自過了淮河,冉盛就命令軍士全程戒備,兩名騎兵斥候、八名步兵斥候輪番遠哨十里,決不能讓大股可疑人群毫無察覺地接近他們。
三月二十八日申時初,陳操之一行人來到汝陰城外,因一輛裝載兵器的馬車車軛斷裂,眾人就在路邊暫歇,一面修理車軛,一面派人向汝陰郡太守報信。
這時,一行四、五十人自南而來,有騎馬的、有步行的、有推著轆轤車的,俱是精壯漢子,從陳操之等人身邊經過時,見軍士在修馬車,那為首者還在馬上向陳操之拱拱手,彬彬有禮地問:“這位使君,可有需要在下效勞的嗎?”
陳操之微現訝色,仔細看了這人一眼,見此人二十多歲,眉目端正,身材雄闊,騎黃驃馬、佩雙刀,卻又不是武弁裝束,只是尋常平民而已,陳操之還禮道:“多謝,些許小事,不敢有勞。”
那男子於馬上拱拱手,帶著那一行人入汝陰城去了。
冉盛見陳操之盯著那群人的背影看,便問:“阿兄認得這些人?”
陳操之微笑道:“耳熟!似乎是那日在壽春城南遇到的流民盜。”
陳操之記性極好,雖說不上過目不忘,但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讀上個三、五遍就能記誦,而且心思細密,善能觀察,那日流民盜賊發現想搶劫的竟是晉軍,為首者說了兩聲“誤會誤會”,轉身就逃了,陳操之聽出方才這個騎黃驃馬者說話的聲音與那日盜首的嗓音頗為相似,又見其手下俱佩刀劍,極有可能就是當日那夥流民盜!
冉盛環眼圓睜,驚怒道:“待我帶人趕上去,將那夥賊子盡數擒了。”
陳操之示意冉盛莫要高聲,把沈赤黔叫過來,讓他派兩個私兵跟著前面那夥人,看他們住於何處,若能打聽出是何許人就更好了。
兩名沈氏私兵領命而去。
汝陰郡太守親自來迎陳操之,將陳操之一行人安置在館驛,當夜又宴請陳操之和冉盛,待陳操之與冉盛從汝陰太守府回到館驛,那兩名沈氏部曲早已等候多時,見到陳操之,其中一名能說會道的沈氏部曲稟道:“我二人奉命跟隨那夥流民直至城北始平客棧,那家客棧似乎就是這夥人開的,熟絡至極,小人便假意也要住店,要了一間客房,呆了一個多時辰,好歹打探出那夥人是汝陽蘇家堡的,為首者名蘇騏。”
陳操之點點頭,好言嘉獎兩句,讓兩名沈氏部曲下去休息,命人請驛丞來,那驛丞知道陳操之是出使氏秦的國使、六品太子洗馬,好生相敬,聞知陳操之有請,趕緊來了,陳操之向他請問汝南蘇家堡之事,驛丞卻是回答不上來,只知蘇家堡是在平輿縣,距此兩百餘里。
驛丞下去後,冉盛道:“阿兄,我有兩個軍士就是汝南人,待我喚來問問,可知蘇家堡之事?”
兩名軍士很快傳到,說起汝南郡平輿縣蘇家堡,其中一名軍士稟道:“回陳掾、陳督的話,小人未入行伍之前曾去過蘇家堡,那是十年前的事了,小人是去給蘇家堡傭工,那時蘇家堡塢壁初建,蘇家部眾男女老少大約有一千餘人,是永和年間從雍州始平遷來的,大約是避冉閔之亂。”
冉盛聽到這軍士說到他父親的名字,不禁“哼”了一聲,有些氣惱,那軍士頓時噤若寒蟬,不知自己哪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