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十四、大風圈外,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名門高弟的藉口是,謝府已經很久沒有舉行清談雅集了,今日群賢畢至,若謝府不肯讓謝道韞出來應辯,那麼謠言就坐實了,謝道韞在山陰啊,飛也飛不到烏衣巷來!
曲曲折折的“之”字形聽雨長廊,儒雅蕭散的謝安輕搖蒲葵扇,與四弟謝萬並肩緩緩而行,晚風輕拂,可以聽到前廳傳來的嘈雜聲。
謝萬鐵如意使勁敲著虎口,恨聲道:“這些人都在等著看我謝氏的笑話哪,這流言到底是誰散佈的?”
謝安淡然道:“阿元出仕,遲早是瞞不住的。”
謝萬埋怨道:“阿元自幼膽大妄為,好與男子爭勝,這也就罷了,竟想到去做官,唉,三兄,你也太縱容她了!”
謝安道:“阿元稟性剛烈,若強行壓制她,必抑鬱終生。”
謝萬急道:“出仕也就罷了,女子為官雖然前無古人、驚世駭俗,但也可以說是風雅事,謝家芝蘭,才壓男子,傳揚出去對我謝氏家聲並無不利的影響,那太原王氏,還有女子服五石散的,發散時袒胸露乳、縱酒狂歌,時人也未見多少非議,可是此事與陳操之聯絡在一起就將讓我謝氏聲譽大跌了!”
聽雨長廊將盡,謝安立定腳步,眼望疏星淡月,說道:“陸氏女與陳操之糾結了三年,也未見陸氏聲譽如何大跌,所以不必將此事看得太嚴重。”
謝萬瞠目道:“三兄此言何意,難道三兄竟肯讓阿元嫁給陳操之?陸氏都不肯與陳操之聯姻,我陳郡謝氏又豈能人棄我取!”
謝安道:“我料陸氏終將嫁女給陳操之。”
謝萬更詫異了:“即便如此,那阿元如何自處?”
謝安道:“終有解難的辦法,事情沒到這一地步,我也不多說,今日對那些世家子弟,我二人就直承阿元出仕之事,反正也遮掩不住,就推說這是阿元與阿遏爭勝所為,至於阿元與陳操之之間的事,無可奉告——明日我將拜訪郗嘉賓,且看他是何反應?還有,郗嘉賓是桓溫謀主,想必知道陳操之最新的訊息。”
謝萬無奈道:“只好如此了。”又道:“建康流言沸沸揚揚,那陳操之卻置身事外,倒讓我們焦頭爛額。”
謝安笑道:“陳操之不是想置身事外,而是鞭長莫及啊,我以為,陳操之不是被鮮卑人俘獲的,應是陳操之自己要去鄴城,當初就是他建議我給慕容垂還那三十年舊禮的,陳操之不畏艱難出使,就是想立下大功來提升自身地位啊。”
謝萬不以為然道:“陳操之只帶了三百人隨行,我倒是不知道他能立下什麼大功,能脫身歸來就是萬寺幸了。”
謝萬一邊說著,一邊隨兄長謝安進到前廳,那些談笑的名門子弟見到謝氏兄弟進來,一齊施禮道:“拜見安石公,拜見萬石公。”
謝安坐在方榻上,鳳目掃看室內諸人,說道:“我家侄女遠在山陰督促抗旱,不能與諸賢辯難,諸位請便。”
在場的十餘名高門子弟沒想到謝安竟會這麼說,他們原有的怨忿、嘲笑、幸災樂禍都沒有了著落,一個個面面相覷,不知所以,謝安聲譽素重,他們也不敢放肆,乘興而來,喪氣而返。
謝安獨留支法寒,請支法寒回東安寺,向其師支道林求一書貼致意郗超,詢問陳操之安危?支公德高望重,郗超又是信佛的,雖不見得會明言,但當無誑語。
送走支法寒後,謝安見時辰尚早,便去郗超寓所拜訪郗超,一見面便苦笑道:“嘉賓兄,陳子重害人哪,望嘉賓兄有以教我。”
郗超頃接桓溫回信,桓溫說不知此事如何洩露,不過事已至此,還得儘量為謝氏消除不利影響,畢竟謝氏比之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更有助於他桓溫,桓溫暗示郗超,促成陳操之與謝道韞姻緣,至於陸氏女,最好是棄之,五兵尚書陸始是他決意要打擊的——
見到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