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十六、金髮藍眸,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十六、金髮藍眸

若從高天上俯瞰,長江如帶,從建康城西北一側繞城東去,向北,再向北,過淮河,再過黃河,那漳水之北,便是魏晉以來中原河北最為繁華的都城——鄴城。

鄴城始為春秋五霸的齊桓公所築,戰國時西門豹為鄴令,其治水懲巫故事廣為流傳,鄴城由此知名,迨至三國,曹操破袁紹之後,便以鄴城為中心著力經營河北,因東漢兩都長安和洛陽俱遭戰火焚燬,鄴城便成了北方商業和軍事重鎮,時有“三魏”、“五都”之稱,其後石勒、石虎父子在鄴城大興土木,營造宮室,鄴城壯麗,一時無兩,雖經冉閔戰亂,鄴城並未遭受多大殘損——

七月初六,陳操之一行渡漳水,來到了北國第一都鄴城,午後陽光朗照,高峻的城牆巋然如山,石趙、冉魏都曾建都於此,如今,鮮卑人從遙遠的塞外龍城遷都至此,是想著一統中原、掃平關隴、南下三吳,成就帝國霸業。

陳操之騎在黑駿馬上,眼望這莊嚴大城,心道:“莫非天意乎?燕國遷都來鄴,將與石趙、冉魏這兩個短命王朝鼎足而三。”

此時的陳操之,一心只想著如何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攪亂燕國內政,而同時他要讓氐秦自顧不暇,無法從燕國內亂中得利,而在燕國大亂之前,他必須設法從燕國脫身回到江東,再助建桓溫北伐建功,這是陳操之請命出使的最終目的,東晉一朝,寒門、次等士族想要晉升高位,憑藉的只有建立軍功,出身寒微的陶侃初為縣吏,就是依靠軍功才做到大司馬之位的,錢唐陳氏是新進士族,若無傑出子弟建有大功,又如何能迅速提升家族地位!

所以自三月出使以來,陳操之殫精竭慮全在秦、燕二國,對江東的陸葳蕤,陳操之雖然非常思念,但並不是特別擔心牽掛,他相信自己能夠平安回去,相信自己能夠給葳蕤幸福,他不辭辛苦萬里奔波是為了什麼?往大里說,他的命運與東晉的命運緊密相關、與振興錢唐陳氏息息相關,往小裡說,關係他自身的地位、權勢,當然,還有婚姻和愛情——

陳操之雖有智計,但並非先知,哪裡會料到五兵尚書陸始會昏憒到想把葳蕤送進宮中去!好比圍棋,這是陸始的昏招,高手對弈,是按正常招數推演局勢的,陳操之只認為江東不會有其他士族子弟再向葳蕤求婚了,高門大族子弟或許多為誇誇其談、百無一用之輩,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清高,他們不會趁陳操之出使的機會來向陸氏求婚,陳操之的良好聲譽已足以讓他們忌憚,陸始實在是打擊陳操之之心太切,而且又有一個一心想振作皇權的司馬奕配合,才會上演這樣一出鬧劇,除了損害陸氏聲譽和帝王威嚴外沒有別的益處,當然,這也傷害到了陸葳蕤,若不是內心的純美堅貞和對陳操之歸來的強烈期盼,陸葳蕤很有可能就此香消玉殞,這樣家族地位懸殊的愛情本就很艱難,需要陳操之、也需要陸葳蕤一起堅持並且不懈地努力——

因燕都鄴城出現《兄終弟及》和《吳王興大燕》這兩支童謠,空穴來風,自有所託,鄴城內外議論蜂起,燕國皇太后可足渾氏與太傅慕容評對太原王慕容恪、吳王慕容垂兄弟的猜忌愈加深刻,慕容評擔心慕容恪兄弟取洛陽、平關中立下大功,權勢凌壓於他之上,那時慕容恪要篡位自立也並非不可能,是以向太后可足渾氏進言,以燕境旱澇災災害頻繁不宜妄動干戈為由,下詔命慕容恪退兵還鄴——

慕容恪對待敵人智計百出、戰無不勝,但對皇族內部的矛盾,卻缺乏鐵血手段,總想著委曲求全,以保皇室聲譽不墮,所以尚書左丞申紹來傳旨罷兵,慕容恪完全沒有考慮《孫子兵法》所說的“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當即決定返回鄴城,平息謠言、向侄兒皇帝慕容暐表示忠心、確保皇族和睦是第一要務,而慕容垂則領一萬步騎留駐鞏縣待命——

讓慕容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