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四十、致富之道,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尚不能削慕容恪之職,因為若因境內水旱頻繁而歸罪於首輔的話,那他身居太傅、司徒之要職,也應與慕容恪一起歸政,這是慕容評絕不願為的,所以他也未堅決反對,只是心裡鬱悶罷了,現在卻又得知慕容恪把晉使送他的禮物都給收繳去了,而且這又沒法向其追討,實在氣惱,三角眼瞪著陳操之,冷冷道:“汝所言不盡不實,汝出使的是秦,並非我大燕,汝賄賂吳王乃是為了解洛陽之圍!”

陳操之從容道:“大王此言差矣,我大晉既能與秦和談,為何不能與燕和談,持節大使盡可便宜行事,吳王若取洛陽,我大晉將與秦併力攻燕,勝負未可知也,即便太原王、吳王勝,對大王則未見得有利,若敗,大王作為三輔重臣,亦難辭罪責,何如晉、燕友好乎?”

慕容評就是擔心慕容恪兄弟取洛陽、進關中立下大功,當然覺得陳操之所言頗有道理,但對江東厚禮盡歸慕容恪仍耿耿於懷,說道:“太原王既得了你的厚禮,豈會不允汝之所請!”

陳操之道:“外官知大王仁愛多智,不以殺伐為功,本欲與大王共議和談之事,奈何遇上了太原王,太原王一向以赫赫戰功自矜,若邊境無戰事,如何彰顯其威名!”

慕容評默然不語,心裡很以為然,就聽陳操之又道:“為示誠意,外官願將江東士族經營莊園之法獻給大王,老子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此致富之捷徑也,外官此法是否有效,大王一試便知。”

“哦!”慕容評來興致了,欠身道:“你且說說看,若果然有效,本王願促成兩國和談,至少可以讓你平安歸國。”

陳操之略一沉吟,說道:“在下還是書寫下來呈大王一覽吧。”

慕容評心領神會,便請陳操之移步到書房,慕容衝小孩子正有些不耐煩,起身問冉盛等人要不要先去後山畋獵?冉盛、沈赤黔、蘇騏都表示要等候陳操之,慕容衝等不得,便先去了。

陳操之與慕容評在書房密談,陳操之引述東晉的《佔田法》、《佔山法》,建議慕容評封固山澤,若百姓要伐薪、畜牧、漁獵,乃至取水飲用,皆須交納錢帛,如此,可得暴富——

陳操之很有仁愛地說道:“當然,鬻樵賣水,不為已甚,薄徵廣收,民不以為苦,而大王則錢財歸焉,此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之法也!鹽、鐵可官府專賣,樹木山泉又有何不可?江東豪族皆如此,朝廷亦不之禁——”

慕容評眉毛掀動,眼放異彩,彷彿金光燦爛,觸目所見,山林泉石,皆錢帛也。

陳操之起身道:“大王請細細籌謀,從長計議,在下且先賞玩一番太行山景。”

慕容評對陳操之簡直是刮目相看了,這個晉使不僅容貌俊美,而且的確有過人之才,難怪慕容恪這般敬重他。

慕容評命太傅長史陪同陳操之遊覽山景,要好生相敬,不得怠慢。

陳操之與冉盛、沈赤黔、蘇騏隨那太傅長史及十餘名隨從莊客繞到後山,此地是太行山南麓,山勢並不陡峭,可以縱馬上下,平緩的山坡有大片大片的柳林。

一名莊客道:“中山王殿下往北邊去了,一早有數百莊客進山將走獸往這邊趕,以便中山王射獵。”

太傅長史便引著陳操之四人往北而去,冉盛、沈赤黔、蘇騏各領了一副弓箭,奔出十餘里,林木漸疏,而山勢漸陡,遙見林壑幽深處有紅影閃動,弓弦顫音傳得很遠,那想必就是慕容沖和他手下的胭脂武士在射獵,眾人便向那邊趕去。

突見一頭大山貓從林子裡直躥出來,冉盛眼疾手快,“嗖”的一箭射出,從那大山貓左眼射進,那大山貓向右翻倒,登時斃命,贏得眾人一片喝彩聲。

沈赤黔、蘇騏不甘示弱,紛紛加入射獵,陳操之不想湊這個熱鬧,帶轉馬頭往右邊那座山峰而去,行了數十丈聽到身後馬蹄聲,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