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四十五、鮮卑第一猛將,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蜂擁而入,黃墟決守不住了,現在只有靠著騎兵的行動優勢,甩開晉軍,去浚儀與慕容築匯合——
段思、冉盛的三千重騎兵寒芒森森地攔住去路,一番衝殺之下,慕容厲率殘部突圍,又遭遇田洛、魏乾的步卒戰陣,慕容厲無法向浚儀方向前進,只有改道向西北,這才甩開晉軍,清點士卒,死的死、散的散,已只剩一千餘騎——
就在慕容厲繞城北走時,西門的趙弘按陳操之之命率一千步卒出城,掃蕩城中燕軍由諸葛侃、劉軌部負責,趙弘則引著劉牢之、蘇騏、蔡廣所部往浚儀急行,一個半時辰趕至浚儀城下,趙弘報稱黃墟已被攻破,他拼死殺出重圍,命城門守將速速開門——
趙弘隨慕容築路鎮守浚儀數年,誰人不識,那守將也不待稟知慕容築,便開門納趙弘入內,結局可想而知,浚儀陷落,慕容築率百餘騎倉皇出逃。
一日之內,晉軍連下黃墟、浚儀二城,殺敵上萬,擄敵五千、得戰馬兩千餘匹、軍械器杖無數,桓熙大喜,對趙弘棄暗投明大加讚賞、表示將為其向朝廷請功——
六萬北府兵從上月二十七日從彭城出發,短短一月,推進七百餘里,歷經三次攻城大戰,雖然戰死的不多,但傷兵不少,佔領浚儀之後,桓熙聽從陳操之、桓石秀建議,休整養兵,一面安撫百姓、軍無私犯,一面派人向穎川報信,等待桓溫的下一步命令。
慕容厲率殘部兩千餘騎逃至黃河南岸,正遇豪帥悉羅騰領重騎兵五千渡河,燕國不重視水軍,幾乎沒有什麼大型的戰船,所以運兵渡河也慢,五千重騎兵三日三夜也未能盡數渡河至南,這時浚儀的慕容築也率百餘騎狼狽而至,悉羅騰聞知黃墟、浚儀皆落入晉軍之手,不免扼腕長嘆,他的重騎兵利於決戰,不利於攻城,當即命斥候打探,看浚儀的晉軍是否朝南岸挺進,若是,他可以伏兵痛擊,五千重騎兵,當可獲一場大勝,但當夜斥候回報,說晉軍留守浚儀整頓,悉羅騰知事不可為,乃引軍沿黃河南岸往西,與駐守滎陽的范陽王慕容德匯合,而後,大司馬慕容臧的二十萬大軍也將進屯滎陽——
徵南將軍、范陽王慕容德見悉羅騰引重騎兵前來助陣,甚喜,但得知黃墟、浚儀俱已失守,不免大驚失色,而這邊,許昌的傅顏、魯陽的慕容塵接連被桓溫擊敗,已不敢出城接戰,只苦守等待援兵——
悉羅騰道:“范陽王殿下,小將願領本部去救許昌,吳寇來勢洶洶,不重挫其鋒,以為我大燕無人乎。”
悉羅騰年輕氣盛,這樣說話其實頗有些不敬,慕容德愛其雄壯,也不責怪,當即置酒為其壯行,命慕容築領三千步卒協助其作戰。
悉羅騰五千重騎兵在前、慕容築三千步卒在後,四月初六抵達穎川長社,與桓溫部將李述的兩千步卒相遇,悉羅騰左右手各一杆丈八馬戟,只一照面,將李述刺落馬下,麾軍突殺,李述部的兩千步卒傷亡大半,餘者逃歸穎川郡城——
桓溫正在穎川,獲知桓熙、陳操之一路大勝,已進屯浚儀,桓溫大喜,遣朱序、鄧遐攻許昌、檀玄攻魯陽,要盡略河南之地,待攻下滎陽,便可渡河直逼鄴城,但此時卻得李述戰死的訊息,這是此次北伐以來遭受的第一次挫折,損折軍士一千五百——
桓溫聞知悉羅騰勇悍,問計慕容垂,慕容垂道:“悉羅騰驍勇絕倫,所率五千重騎兵,皆能征慣戰之士,明公萬不可輕視之。”
桓溫問:“卿能為吾招降之否?”
慕容垂沉吟道:“羈旅之人,本當為明公效命為幸,只是這悉羅騰性情狂傲,不能說服,只能力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