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十五、眾人皆是我獨非,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善書否?”
只一杯酒,謝道韞就似乎已醉,頗顯狂態道:“篆隸行楷皆精。”
王羲之哈哈大笑道:“少年志氣,正該如此。”命人取小案及紙墨筆硯來。
謝道韞更不推辭,先以《曹娥碑》體漢隸將方才詠松詩書寫一遍,再以謝安體行書將書寫嵇康《遊仙詩》一首:
“遙望山上松,隆谷鬱青蔥。自遇一何高,獨立迥無雙。願想遊其下,蹊路絕不通。王喬棄我去,乘雲駕六龍。飄颻戲玄圃,黃老路相逢。授我自然道,曠若發童蒙。採藥鐘山隅,服食改姿容。蟬蛻棄穢累,結友家板桐。臨觴奏九韶,雅歌何邕邕。長與俗人別,誰能睹其蹤。”
兩張詩箋眾人傳看,都贊祝英臺書法清雋脫俗、大有可觀。
王羲之嘆道:“我以為吳中山水,出一個陳操之已經是鍾靈毓秀,未想更有英臺世侄這樣的逸才,實在可喜,安石兄、萬石兄教導有方啊。”命人把陳操之所書的詩箋《邁邁時運》與眾人傳看,皆讚歎,就有人說陳操之、祝英臺堪稱一時瑜亮——
司徒府府長史、大名士袁耽有意為會稽王招攬賢才,問:“英臺世侄來京,對前程有何打算?”
謝道韞道:“小侄年已二十,至今未婚,先要考慮婚事,再論其他。”
謝萬、謝朗、謝韶都是目瞪口呆,不明白謝道韞想要做什麼!
王羲之笑問:“世侄可有意中人?”
謝道韞答道:“有,便是我表姐謝道韞,我知表姐清談選婿之事,我要辯難贏我表姐,然後迎娶她。”
眾人譁然,無比驚訝,只聽這個恃才放曠的祝英臺又道:“自此以後,由我來代替表姐應對各方辯難,哪位年少俊彥能在辯難中折服我,我即回東山隱居,終生不娶。”
袁耽之子袁通袁子才與身邊的溫琳耳語道:“此人著實狂妄啊,改日我們與他辯難,把他趕回會稽去。”
溫琳比較持重,說道:“這個祝英臺敢這麼說,定有大才,聽其逍遙論,非你我所能敵。”
袁通對祝英臺直言要娶謝道韞大為不滿,上虞祝氏不過是次等士族,沒聽說陳郡謝氏與上虞祝氏是姻親啊,但這是謝萬親口所言,袁通不得不信,而且祝英臺堂而皇之地說要娶謝道韞,謝萬竟然只是瞪了瞪眼睛並無半句斥責,難道謝家真會把謝道韞嫁給上虞祝氏,這可真是不可思議,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穎川庾氏、琅琊諸葛氏、太原溫氏、還有他陳郡袁氏,這麼多高門大族的傑出俊彥竟會比不過這麼一個祝氏子弟?
“不行,一定要把這個祝英臺趕回會稽,若讓謝道韞嫁給了他,建康城這麼多高門子弟豈不都要顏面盡失!”
袁通這樣想著,對溫琳道:“不如把陳操之請出來,讓他來與祝英臺辯難——”
溫琳笑道:“妙計!陳操之的辯才我們都見識過,贏祝英臺應該不在話下,讓這兩個次等士族子弟鷸蚌相爭也好,他們名聲太盛,倒顯得我等無能了。”
袁通道:“陳操之倒還謙遜,這個祝英臺實在太狂妄了,而且陳操之追求的是陸氏女郎,與我等南渡士族沒有衝突。”
……
天闕山雅集,謝道韞一舉揚名,王羲之、袁耽諸賢對祝英臺的評價是:才華橫溢、簡傲任誕——從此無人不知上虞祝榭祝英臺。
謝萬帶著子侄回到烏衣巷謝府,謝萬踞坐胡床,臉色沉肅,嚴厲訓斥謝道韞胡鬧,說道:“上虞祝氏與我陳郡謝氏何干,你揚祝氏之名何為!荒唐!荒唐,祝英臺娶謝道韞,簡直荒唐至極!如此一來,你還如何婚嫁,你是打算終老謝家了嗎?”
謝道韞也不辯解,俯首無語。
謝安夫人劉澹聽說道韞受訓,趕來勸解,領了謝道韞回內院,問知今日天闕山雅集之事,謝夫人劉澹失笑,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