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十、新衣,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郡公即將北伐,你初入軍府,即逢此大事,可有何考慮?”

陳操之知道司馬昱的憂慮,答道:“尚未有何考慮,聽命行事而已。”

司馬昱道:“操之曾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初衷未改乎?”

陳操之恭恭敬敬道:“不敢或忘。”

司馬昱點點頭,便問:“操之以為桓郡公北伐其意若何?”

陳操之道:“桓郡公匡復中原之志無可厚非,但我以為此次北伐非其時也。”

司馬昱細目一睜:“願聞其詳。”

陳操之道:“大王,桓郡公遷都之議,因朝臣反對,事竟不行,皇帝有詔,命桓郡公‘諸所處分,委之高算,但河、洛丘墟,所營者廣,經始之勤,致勞懷也’,桓郡公此番北伐正是為了經營河洛,為遷都作準備,以塞朝臣認為其‘無能為也’之口,只是苻秦、燕國皆強,未可圖也,大王既下問,愚以為大王應安撫桓郡公,妥為準備,北伐倉促不得,務為遷都所累。”

會稽王司馬昱頻頻點頭,說道:“桓郡公甚是器重操之,操之入西府,桓郡公必問你治國、北伐之策,望操之以國家為重,善為引導。”

陳操之唯唯稱是。

陳操之告辭後,司馬昱再召王彪之、王述、孫綽、高崧四人議事,王彪之道:“陳操之所言請大王安撫桓郡公,看來這極有可能是郗超之謀,桓溫遷都之議不成,難免有些怨氣,其起兵荊襄,不為北伐,是威逼朝廷也。”

五人密議一番,傍晚時分,司馬昱又入臺城向稱制的皇太后褚蒜子稟報,次日,即四月十八日,詔下,加徵西大將軍桓溫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假黃鉞,命司徒府中郎王坦之前往姑孰宣旨。

錄尚書事就是總領尚書事,權位在尚書令之上,魏晉以來,此職為掌權大臣所有,桓溫已經是大司馬,現在又加都督中外諸軍事和錄尚書事,軍政大權都在其手,權傾朝野,而黃鉞就是黃金為飾的斧,皇帝專用,假黃鉞就是皇帝賜黃金斧給專主征伐的重臣,這是賜予桓溫的尊榮。

郗超得知這一訊息,掀髯微笑,心道:“桓郡公此次北伐,兵馬未動,其功已成,子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啊。”又知朝廷同時下詔以西中郎將袁真都督司、冀、並三州諸軍事,北中郎將庾希都督青州諸軍事,這也是勉強牽制桓郡公,據傳朝廷還有意徵召吳興太守謝安入京為官,具體何職尚未定。

郗超此次建康之行目的達到了,本來可以與陳操之一道去姑孰,為表桓郡公重視祝英臺,郗超留下,專門敦請祝英臺入西府為掾。

會稽王司馬昱命陳操之、謝玄緩一日啟程,四月十九日與王坦之一道去西府。

陳操之行裝已準備好,決定帶冉盛、來震、小嬋和黃小統四人同行,將謝道韞贈的十斤黃斤交給三兄陳尚,營建宅第之事就請三兄籌劃,請名工巧匠按他所繪的房屋園林圖建造,以全木架構為主,分東西南北四部分,先建東園,以後家族田產收益增多,再建其餘三部分。

陳尚見陳操之一下子拿出十斤黃金,驚問金從何來?陳操之道:“這是英臺兄借給我的,三兄慎勿多言。”

陳尚點點頭,說道:“有這十斤金,還有長康借贈的一百萬錢,以及襦太后賞賜的三百匹絹,我們陳氏在建康的宅第就可以擇日破土動工了。”又道:“族中大約下月會派人進京,到達之後,我會通知十六弟。”

四月十九日一早,陳操之騎著一匹棗紅大馬出城,上月在瓦官寺作壁畫之暇陳操之就在冉盛的指導下練習騎馬,他雖不如冉盛那樣是天生的騎士,但也很快掌握了騎馬的基本要領,郗超得知陳操之會騎馬,便將自己坐騎“紫煙”贈與陳操之。

又一次新亭送別,上一次是為桓濟和新安郡主去荊州,是仲春,這次是孟夏,江水奔流依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