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十、驚變,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房間裡奔出,朝大門急奔數步,又跑回來,跪倒在陳操之面前,急切道:“請小郎君勸解一下小盛,老奴——”

荊奴面容扭曲,神態可怖。

陳操之道:“荊叔別急,慢慢說,冉盛去哪裡了?”

荊奴道:“老奴不知,老奴追不上他,請小郎君尋他回來吧。”

陳操之便命黃小統牽馬來,黃小統把“紫電”和冉盛的大白馬都牽了出來,陳操之騎上棗紅大馬“紫電”,問荊奴:“荊叔可會騎馬?”

荊奴應了一聲,單臂持韁,踏鐙上馬,竟是嫻熟無比,跟著陳操之出了寓所供車馬進出的側門,來德大步跟了上來,四名陳氏私兵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手按刀柄也奔了出來。

屬吏左朗高聲問:“陳掾,出了何事?”

陳操之扭頭道:“無事,我去尋冉盛回來——來德不用跟來。”

小嬋匆匆忙忙取了一個方形雨笠追出來,喚道:“小郎君,天要下大雨了呀——”

陳操之抬頭看看烏雲沉沉的天空,遙遠的天邊不時亮起熾白的閃電,接過小嬋遞上的雨笠,說道:“無妨,我去去就來,記住,莫要驚動他人。”

陳操之與荊奴騎馬奔至南門問守門軍士,守門軍士都認得姑孰第一長人冉盛,說道:“就在方才,冉盛衝出城門去了,呼之不應,小人正想向陳掾稟報此事。”

陳操之道:“我出城去尋他回來。”

二人出了南門,夜空電閃雷鳴,大風獵獵,暴雨欲來,隔岸的娼寮酒肆卻早燈火光耀,半溪皆紅,絲竹聲盈耳,正是飲酒尋歡時。

陳操之按轡徐行,不急著去追冉盛,側頭問:“荊叔對小盛說了些什麼?”

荊奴遲疑了一下,突然翻身下馬,跪在路邊,說道:“小郎君恕罪,荊奴一直未對小郎君言明小盛的真實身份——”

陳操之已經猜到荊奴要說什麼了,下馬扶起荊奴,徐徐道:“小盛莫非是武悼天王之後?”

荊奴大吃一驚,他埋藏這個秘密多年,雖已準備對陳操之明言,但被陳操之一語道出,亦是無比驚駭,瞠目道:“你——你,小郎君如何會知道?”

陳操之道:“我熟讀史書,知北朝諸事,武悼天王一代雄才,我豈能不知!你與冉盛自江北流落而來,冉盛未改姓,又且身具異相,我早有此疑心,既然荊叔不肯說,我也不問,讓小盛過安穩日子亦無不可,可荊叔今日為何又要對小盛說起?”

荊奴怔立半晌,嘆道:“小郎君真是世上第一聰明人,我以為瞞得很好,沒想到小郎君早有察覺。”

陳操之道:“傳聞武悼天王身長八尺,驍勇多力,又見你今日言行異常,所以我才會猜到冉盛是武悼天王之後。”

荊奴躬身道:“請小郎君莫要以武悼天王來稱呼我家主公。”

陳操之一愣,隨即明白,武悼天王是燕國給冉閔的諡號,冉閔死於慕容氏之手,荊奴深恨之,對慕容氏給冉閔的諡號自然也是不肯承認的,便道:“抱歉,應以魏王相稱,不過荊叔對此事還要慎言之。”

冉閔,字永曾,魏郡人,石虎的養孫,其後殺石虎之子石鑑,自立為帝,國號大魏,曾遣使渡江,請東晉出兵共討諸胡,東晉朝廷因為冉閔身為漢人,卻僭皇帝位,認為冉閔大逆不道,所以根本不予理睬,冉閔勇武過人,惜不善謀略,知徵殺、不知恩撫,以至羌胡相攻,無月不戰,北地皆兵,無復農耕,永和八年,冉閔被慕容恪以鐵瑣連環馬擊敗,一代雄傑,飲恨遏陘山——

《晉書》對冉閔最後一戰的描述盡顯其雄烈悲壯:

慕容恪乃以鐵鎖連馬、善射鮮卑勇士五千,方陣而前。冉閔所乘赤馬曰朱龍,日行千里,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擊之,斬鮮卑三百餘級。俄而燕騎大至,圍之數週。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