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自投羅網,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自投羅網
隆和元年七月二十一庚戌日,尚書檯擬詔、中書省釋出制令,在全國各州郡縣開始土斷檢籍,大閱戶人,嚴明法禁,自庚戌日至戊子日四十天時間內,各州郡縣自檢,對於某些世家大族違禁藏匿戶口,而郡縣長吏又無力處置的,可上報土斷司,由土斷司嚴辦。
詔令以四百里快馬加急傳遞,十日內可傳遍東晉各州郡,各州郡從收到制令之日起即開始按制土斷檢籍,不容懈怠,而在此次土斷中無所事事的官吏,將是並官省職的主要物件。
按制,土斷司設在建康,隸屬司徒府,土斷司下設檢籍署,分駐梁、益、荊、揚、江、湘六州,由六州內史攝檢籍署長吏之職,負責本州土斷諸事宜,遇事要及時向土斷司彙報。
東晉名義上有二十三州,但洛陽一帶的司州和廩丘一帶的兗州數度收復又淪陷,司州刺史從未到任過,這兩州自然不會有什麼土斷,除此之外還有僑冀州、僑幽州、僑幷州、僑雍州、僑秦州、僑青州、僑徐州,以及東秦州、北秦州,這九州的州治基本集中在揚州的京口、晉陵一帶,並無實際轄地,乃是王導當年為表示不忘恢復故土、安置流民而設的,州刺史往往是兼職,時置時廢,管理相當混亂,桓溫這次下決心廢除僑州郡縣,令僑州縣管轄的北地流民就地土斷,也就是說不管你原隸屬哪一僑州,一律入現在所居地之戶籍,如此,僑州郡無所轄之民,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這九州也不設土斷司——
剩下的就是豫州、梁州、益州、寧州、北青州、北徐州、荊州、揚州、江州、湘州、交州和廣州,這其中,北青州和北徐州只是原州的一部分,而且是臨戰之地,還有地跨淮河南北的豫州,因為有大量自成統領、不服朝廷管轄的流民帥存在,這兩州也無法土斷,交州、寧州、廣州偏遠,很少有流民到達,所以這三州也不宜土斷,此次土斷的重點就只剩下梁州、益州、荊州、揚州、江州、湘州這六州——
制令既下,各州的檢籍署很快就會有文書送呈都中土斷司,所以謝玄、陳操之、謝道韞三人本月底必須回建康,桓溫命部曲督聶嶠率三百精銳步卒一同入都,這三百人將作為土斷司的執法軍士,聽命於謝玄和陳操之,冉盛及其所領的十名軍士也在這三百人當中。
七月二十二日,就在謝玄、陳操之、謝道韞準備啟程入建康時,都中傳來訊息,五兵尚書陸始不同意陳操之入土斷司。
桓溫急召謝玄、陳操之入將軍府議事,桓溫問謝玄:“陸始拒子重入土斷司,幼度對此有何建議?”
謝玄道:“大陸尚書將私人恩怨凌駕於朝廷政事之上,阻礙賢才為國效力之途,實乃不智之舉,若子重因此被拒於土斷司之外,天下賢才將裹足不前也。”
桓溫對謝玄的表態很滿意,本來謝玄與謝安一樣,入軍府後對這些事都是三緘其口的,桓溫吩咐下去的事,謝玄會辦理得很好,但謝玄很少會為了桓氏的利益而得罪三吳大族,而現在,謝玄明確支援陳操之入土斷司,這自然是因為陳操之的關係,桓溫想用陳操之來平衡南北士族的矛盾、拉攏一批、瓦解一批,這是不是初見成效了?
桓溫道:“陳掾乃我西府英才,陸始有何理由拒其入土斷司!”當即分別給會稽王司馬昱和中書侍郎郗超寫信,舉薦陳操之任土斷司之副職,地位與謝玄相當,桓溫要讓陸始明白,誰才是主政之人!
桓溫道:“謝掾依舊今日啟程,陳掾稍待數日,等待會稽王回書和詔令。”
陳操之便送謝玄、謝道韞出北門還都,謝玄本來想獨自回建康,而讓阿姊謝道韞遲幾日與陳操之同行的,但謝道韞還是決定與弟弟謝玄先行,因為她聽小嬋對她婢女柳絮說過,陳操之是要在新亭與陸葳蕤相見的。
白苧山下,陳操之與謝道韞、謝玄姊弟揮手作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