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冰心和世故,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司馬昱、王述、王彪之、高崧都認為修改蔭衣食客制可行,但對行文要求那些自承無力推行土斷的縣令、縣長勸退一事頗有異議,郗超力爭,表明這就是桓大司馬的意思,不如此則無法順利土斷,而且這也只是虛張聲勢,因為沒有哪個人會辭官不做,那些富庶大縣不知有多少人覬覦,豈肯輕易讓出!

議至傍晚申時,終於議定,明日將修改的蔭衣食客制和勸退令以六百里加急傳遞荊、揚六州,務要嚴其法禁、大閱戶人。

……

陸始出臺城時,知道郗超、陳操之在尚書檯議事,他對其弟陸納道:“那些北人還在謀奪我南人的田產和農戶啊。”

陸納頗感憂慮,要求與兄長陸納同車,在車裡說道:“二兄,你密令東陽、吳興諸縣上表辭以無力查檢隱戶,這樣是直接與桓大司馬對抗了,實為不智。”

陸始對這個三弟頗為不滿,主要是因為葳蕤,建康傳言昨日陳操之追到曲阿與葳蕤相見,陸始很是氣憤,要求身兼本州大中正的陸納向大司徒司馬昱控告陳操之德行有虧,但陸納卻以此事不宜宣揚為由不肯控告陳操之,明顯對陳操之有庇護之意——

陸始道:“桓符子這是侵害我三吳大族的利益,我自然要聯結三吳士族對抗之,不然的話,桓符子則以為我三吳士族軟弱可欺,此舉可讓桓符子記起廬江陳敏之事。”

陸始所說的廬江陳敏是晉惠帝時的廣陵國相,此人野心勃勃,趁西晉八王之亂,陳敏舉兵自立,為得到江東大族的支援,陳敏任命江左著名人物顧榮、陸曄、虞譚、紀瞻諸人為將軍、郡守,短短一月,席捲江東,成為割據江東的新霸主,江左大族原本對西晉朝廷沒有好感,起先是樂於奉陳敏為主,想重演當年孫權割據江東的歷史,但隨即發現陳敏無長才遠略,並非明主,而且廬江陳氏子弟多為兇暴之徒,顧榮、陸曄等人大失所望,感到追隨陳敏會有大禍,當即反戈一擊,助西晉朝廷滅了陳敏,王導就是由此認識到江左大族是足以左右局勢的強大勢力,這才曲意拉攏,儘量維護江東大族世代相傳的基業,還讓顧榮、紀瞻、賀循、陸曄這些江東士族首領進入權力中樞,但近二十年來,由於皇族司馬氏和南渡的北方大族在江東扎穩了根基,對南人依賴和重視程度降低,大司空陸玩去世後,三吳大族就無人進入三公高位,軍政大權俱被北人把持,尚書令、僕射這些機要職務都是北人擔任,這也是陸始對朝廷不滿的主要原因。

陸納的想法與其兄陸始不一樣,他道:“二兄忘了先伯父士衡公、士龍公在洛陽的艱辛乎?我陸氏能保有今日的榮華,就在於善能審時度勢、持重觀望,不輕易表態,我伯父士光公和我父士瑤公能免於王敦之亂和其後的蘇峻之亂,並得朝廷重用,就是因為善能把握利益的權衡,不置家族與危地,而今桓大司馬聲望日隆,土斷又是以朝廷的名義,並非是單獨針對我三吳士族的,二兄身為土斷司長吏,卻一意阻撓,弟以為實不可取。”

陸始冷笑道:“三弟是不是認為我陸氏應該交出三千隱戶,讓這些隱戶去充實桓溫軍府?”

陸納道:“庚戌制令明言,交出的隱戶並不遷往他處,只是重新注籍,納租稅服徭役而已,二兄何必太激!”

陸始問:“那為何晉陵郡不在本次土斷之列,這不是明顯袒護北人嗎?”

僑徐州、僑兗州、僑青州都在晉陵郡,司馬氏諸封國也在晉陵郡,北地流民主要集中在晉陵郡,單晉陵一郡就有流民數十萬之巨,這些流民不向州郡納稅,受庇於南渡大族,為其部曲、私兵——

陸納道:“自太興三年王丞相推行土斷以來,四十年來共三次土斷,晉陵和京口一起排除在外,流民無桓產,要其納稅是不可能的,而且這也是朝廷安撫流民的策略,此次庚戌土斷與前三次相比,流寓江左的諸僑州郡,大多要省並撤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