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七十、你是謫仙人,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理,安復覺彭殤。”
劃然一響,音聲俱寂。
良久,謝安道:“今夜聞止矣,操之更有妙曲我不敢復請,期以他日。”
陳操之便起身告辭,卻聽謝安道:“生於今世,性命可憂,欲高蹈遠引,則門戶靡託,為門戶計,我決意讓祝英臺出仕,明日我讓祝英臺前來拜訪操之和郗侍郎,月底便入西府罷。”
簾後小室的謝道韞聽了三叔父謝安的這句話,並無太多的驚喜,她很奇怪自己竟然這般平靜,嗯,她要入西府了,好好準備吧。
謝道韞聽得三叔父送陳操之出去,她靜坐不動,過了一會,三叔父木屐聲清脆,回到廳中,喚道:“阿元——”
謝道韞知道三叔父有話要吩咐,應了一聲,褰簾而出,端端正正跪坐在方榻前候教。
謝安問:“阿元可知陳操之方才所奏為何曲?”
謝道韞道:“不知,應是其新制之曲。”
謝安又沉默良久,問:“阿元打算終生不嫁了?”
謝道韞遲疑了一下,說道:“侄女不孝,讓叔父憂心。”
謝安道:“你去西府歷練一年,然後來做我的佐吏吧。”
謝道韞應道:“是。”
謝安又道:“桓公之意難測,陳操之心意難明,你是我謝家子弟,不要走錯了路,為朝廷效命乃是正途,那陳操之實乃王佐之才,又極具風雅魅力,你和阿遏與他為友,應相互勉勵,為國家出力。”
……
次日上午,謝道韞一番修飾,綸巾襦衫,來顧府拜訪陳操之,顧愷之迎她入府,一起去小院見陳操之,顧愷之抱怨說兩次登門皆被拒,謝道韞致歉道:“我實不知長康來訪,若不是郗侍郎與子重,我至今還不能外出。”
顧愷之便問是何緣故?
謝道韞道:“自幼身體便弱,恐不堪案牘之勞,是以謝氏長輩不許我出仕。”
顧愷之一邊走一邊上下打量謝道韞,說道:“英臺兄誠然瘦弱,不過精神很好啊,到了西府,日日與子重騎馬游泳,身體自然會強健起來,子重又懂食膳養生,萬一有病他還能給你治,哈哈,明年我也請求入西府。”
謝道韞唯唯稱是,見到陳操之,深深作揖道:“多謝子重。”
陳操之微笑著還禮:“不助英臺兄,我心不安,相助英臺兄,心亦難安。”
謝道韞知道陳操之指的是什麼,說道:“這是我自己的決定,子重何必在意。”
陳操之正在抄錄《癧氣論》,已抄好一卷,當即攜此書冊,與謝道韞一起去見郗超,郗超入臺城未回,郗超寓所離江思玄贈給陳操之的田產不遠,陳操之聽三兄陳尚說那邊已經開始動工建宅,便想去看看進展如何?謝道韞也一道去看。
依陳操之的設計圖,陳氏大宅分為東南西北四大塊,因財力有限,先建東園,東園就是陳操之依蘇州同裡鎮退思園的格局,稍作簡化而繪製的,並且佈局更為疏朗,陳尚已請了典計為東園做預算,預計建成東園約需三百八十萬錢,上回荊奴送來了五十萬錢和五斤黃金,合計百萬錢,又有謝道韞贈的百萬錢,顧愷之連送帶借共百萬錢,以及上次褚太后賜的三百匹絹和桓溫賞的五百匹絹,一匹絹值六百錢,八百匹絹近五十萬錢,以此建東園也差不多了。
陳操之與謝道韞去秦淮畔看時,見工匠正挖渠引水,將秦淮河水引進,在園中形成一個兩畝大小的池臺,然後環繞小湖建亭臺樓閣,這是典型的退思園建築風格,退思園另有一名叫貼水園,退思園的建築佈局,是陳操之遊歷過的名園中最精巧緊湊的,當然,陳氏東園因地基夠大,建築要高敞一些。
謝道韞聽陳操之向她指點,此處宜建一亭、彼處宜建一閣,又有臨水軒、九曲迴廊等等,就連這些亭閣軒臺該如何建、是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