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十三、風波起,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帝駕到。

皇帝司馬奕在侍臣相龍、朱靈寶的陪同下來到太極殿西堂,隨侍的還有侍御史陸禽。

會稽王司馬昱將土斷之事向皇帝司馬奕略略稟報,司馬奕也無甚話說,全由會稽王處置。

會稽王司馬昱即命陳操之趕去姑孰向桓溫彙報土斷結果,庚戌土斷是由桓溫發起的,自然還要桓溫來作決定。

當夜,陳操之去見郗超,郗超將一疊文書交給他,說道:“這是揚州二十六縣密呈上來的文書,上報諸違禁藏匿隱戶的家族,你帶去呈交桓公一覽。”

這些文書不呈交給土斷司,卻到了中書侍郎郗超手裡,自然是不想讓陸始知曉。

九月十三日一早,陳操之帶著冉盛和五名軍士快馬回西府,九月十五傍晚趕到姑孰,先回寓所沐浴更衣,然後去將軍府拜見桓溫。

素帷廣室,侍女張燈,陳操之默坐了一會,就見桓溫從小門進來,身後跟著的是李靜姝,李靜姝與南康公主、新安郡主一行上月底就回到了姑孰。

桓溫在方榻上坐定,李靜姝跪坐在桓溫身後,腰肢挺直,眼波璨璨注視著陳操之。

桓溫聽罷陳操之稟報土斷之事,看了各州郡上報的隱戶數目,說道:“三吳八大姓,顧氏交出了九百隱戶、陸氏三百隱戶、張氏八百隱戶、朱氏三百隱戶、虞氏三百隱戶、魏氏三百隱戶、孔氏七百隱戶、賀氏三百隱戶,除了顧氏、張氏、孔氏外,其餘五姓都是三百隱戶,還真是齊整。”

陳操之又將揚州二十六縣密呈的文書呈上,桓溫道:“請陳掾念與我聽,近來目力不濟,不耐久視。”

李靜姝道:“讓妾念給將軍聽吧。”

桓溫“嗯”了一聲道:“也好,陳掾趕路辛苦,且飲茶暫歇。”

李靜姝便移步到陳操之跟前,接過二十六縣文書,用她獨特的低婉魅惑的嗓音一一念誦,這二十六縣有一半屬司馬氏王國,東海王、彭城王、汝陽王、章武王等,這些縣令、縣長或者主簿,密報的是司馬皇族藏匿戶口的情況,這些王國或多或少都有藏匿的隱戶,多的百戶、少的十餘戶,這與吳郡、吳興、東陽、會稽四郡十五縣官吏上報的江東大族藏匿的戶人相比真算不了什麼,僅會稽郡永興縣主簿上報賀氏藏匿的隱戶就在一千五百戶以上——

桓溫道:“當年王導縱容虞喜、反黜山遐,讓江東門閥更為驕橫不法,以至今日政令難行。”

陳操之道:“王師歲動,編戶虛耗,南北權豪,競招遊食,藏匿戶人,不稅不役,以至於國蔽家豐,不限制之,久後必亂。”

桓溫點頭道:“明日會同王長史諸人,擬遣二十使者,分赴揚州十郡複核土斷、科出亡匿,擇其頑固不法者,予以嚴懲。”

又敘談了一會,陳操之告辭,桓溫起身相送,說道:“荊州月初傳來訊息,經三個月的探尋,果然在幕阜山西麓探得一處大鐵礦,離地表不過十丈,我弟桓豁已調集軍士三千人、工匠三千人前往採礦,年底應可採得第一批鐵礦——此事操之功勞不小,待土斷事畢,我必上表朝廷為汝請功。”

次日,桓溫召集軍府長史、參軍、司馬議事,以軍府官吏為主,將分赴揚州諸郡複核土斷,不知是否出於桓溫授意,陳操之與祝英臺為正副使赴會稽郡複核土斷,冉盛升任屯長,帶一百軍士跟隨前往。

會稽郡既是江東大族虞、魏、孔、賀盤踞數百年之地,北渡士族在會稽也有不少莊園,關係最是複雜,會稽第一大族虞氏一向強橫,賀氏子弟賀鑄又與陳操之交惡,陳操之和謝道韞去會稽郡複核可謂步步荊棘。

九月二十日,陳操之與西府長史王坦之一道返回建康,王坦之代表桓溫拜會會稽王司馬昱和土斷司長吏陸始,司馬昱同意西府擬出的二十名使者,並賦予這些使者有拘捕違禁者的權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