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十九、十年大局,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霍光上奏皇太后,召劉賀至未央宮承明殿,宣讀奏章,即日廢了劉賀,另立劉病已為帝——
陳操之心道:“司馬奕著實惡劣,竟要葳蕤入宮,若非葳蕤堅貞,都要給逼死了,這樣沒有眼色的昏君廢了也罷。”點頭道:“當今皇帝行事荒唐,望之不似人君,明公行伊、霍之舉,正是順應民心,不如此,無以立大威權、鎮壓四海。”
桓溫大喜,陳操之真是句句說到他心坎上,又問:“皇帝,當以何事廢之?”
陳操之沉吟道:“我明日回建康,奉明公命與郗侍郎商議一下,如何?”
桓溫道:“甚好,甚好。”
陳操之問:“明公即欲行伊、霍之舉,那麼將扶立何人為新君?”
桓溫看來籌謀這事不是一日兩日了,答道:“以琅琊王司馬昱統承皇極,應可服眾。”
陳操之點頭稱是,心道:“琅琊王司馬昱懦弱,雖神識恬暢,然無濟世大略,而且司馬昱一向與桓溫關係不錯,當傀儡皇帝最是合適。”
桓溫躊躇滿志道:“既行伊、霍之舉,再北伐建功,那時再進王爵、求九錫,誰敢阻撓?”又道:“陳掾此番建大功歸來,理應表奏朝廷予以加官重賞,可惜有些功績尚不能明告天下,不然連升數品亦是當得,所以只有等北伐鮮卑成功後才可論功行賞——”
陳操之臉現失望之色,若不顯得功利心迫切,何以取信於桓溫!
果然,桓溫笑著安慰道:“陳掾不必悵然,擢升數品或不能,擢升一品當可得,我將表奏汝為六品尚書丞郎,操之兩年之間由西府九品掾升為六品尚書丞郎,即便是門閥子弟亦是罕見,朝野非議者定然不少,然有我一力舉薦,誰敢明言反對?”
陳操之拱手道:“多謝明公,操之還有一言,望明公審度。”
桓溫道:“請講。”
陳操之道:“嘗聞明公言,京口酒可飲、兵可用,明公欲北伐定乾坤,單西府兵恐難有十足勝算——”
桓溫濃眉一揚,紫眸灼灼,說道:“陳掾但說無妨。”
陳操之道:“愚以為明公應儘早立嫡,然後悉心扶持,以免日後主弱臣強,一旦確立嫡嗣,而要儘快穩固其地位,莫若使其重建北府兵,而後在北伐中建功。”
桓溫皺眉深思,陳操之說得不錯,他三個成年的兒子桓熙、桓濟、桓歆都無甚聲望,桓熙現為豫州治州從事、桓濟為荊州別駕,都是六品官,桓歆年十八,尚未有官職,桓溫是屬意長子桓熙的,立嫡以長不以賢,只要有忠誠可靠的能臣輔佐就行——
桓溫立嫡主意已定,卻道:“北府兵舊部多為郗氏、庾氏所屬,要在京口重建北府兵談何容易,陳掾有何良策?”
陳操之道:“正因為庾氏在北府兵中甚有影響,故明公重建北府兵勢在必行,明公要成大事,庾氏是一大障礙,明公遣世子重建北府兵,正可分庾氏之兵權,當然,明公不能對北府舊將一律排斥,如範汪範玄平,明公可曲意招攬,當能為明公所用,如此,明公世子建北府兵則事半功倍。”
安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範汪是因為北伐失期被桓溫表奏朝廷貶為庶人的,桓溫想借此把勢力延伸到建康的門戶——豫州和徐州,但無奈庾希和袁真依然牢牢把持住北中郎將和西中郎將這兩大武職,桓溫雖貶範汪,收效卻不顯著。
桓溫問:“範玄平能為我所用?”
陳操之道:“正如明公所知,我與範公之子範寧交好,而且為家族計,範公也無拒絕之理,操之願為明公遊說之。”
“好!”桓溫心懷大暢,說道:“與陳掾一夕談,好比快刀剪亂麻,事事清晰、條理分明,更好比撥雲見日,十年迷局,清澈見底,我遇陳掾,如魚得水不為過也。”
譙鼓三更,秋夜已深,陳操之告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