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十三、算無遺策,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曉,那幾個軍士雖不識得陳操之,但見為首之人長身玉立、俊美爽朗,料想不會有錯,便著陳操之數人去見高平太守郗逸之——
……
陳操之與蘇騏、劉牢之一行三十餘人二月二十二日渡江前往彭城,彭城是徐州的治所,地處南北要衝,為兵家必爭之地,數十年來晉、燕往來爭奪、數易其手,現在暫時控制在晉軍手裡,因戰事頻仍,彭城幾無居民,只有守軍,彭城劉牢之宗族現在是住在彭城東南兩百餘里的下相縣——
陳操之一行於二月二十八日至淮陰,拜會徐、兗二州刺史兼平北將軍郗愔,陳操之執後輩禮甚恭,郗愔早幾年便聽兒子郗超盛讚陳操之,一起直無由得見,此番相見,果然儀表非凡,接談之下,更是名不虛傳,對陳操之甚是禮遇,為陳操之引見帳下文武官吏,並介紹兩淮諸塢近況——
陳操之在淮陰呆了兩日,然後取道西北,三月初四日至下相縣拜會劉牢之之父劉建,將謝萬、範汪寫給劉建的書信呈上,劉建年過五十,已不復當年雄壯,謝萬為豫州刺史時劉建任徵虜將軍,謝萬兵敗壽州之前,曾派劉建築馬頭城,劉建是少有的幾個與謝萬關係密切的豫州舊將,謝萬與範汪在信中都對陳操之稱讚有加,要求劉建鼎力支援陳操之招攬淮北諸塢,劉建見陳操之容貌過於俊美,似非掌兵之人,便試探著與陳操之論兵,不料陳操之熟知兵典,應答如流,且頗多創見,雖似紙上談兵,但作為一個以玄談出名的青年名士,陳操之對用兵之道的見識已經讓劉建大為驚喜,認為兒子劉牢之追隨此人會有很大前途,劉建當即準備不辭老病,親自陪同陳操之去遊說兩淮五大塢堡——
這五大塢堡分別是:盧龍田氏、譙郡戴氏、南陽蔡氏、河內郭氏、鉅鹿魏氏,擁有私兵數百的平輿蘇家堡與這五大塢堡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這五大塢堡各自聚有流民數萬、私兵數千,塢堡堅固、規模龐大,位置居於晉與秦、晉於燕接壤的淮北地帶,是秦、晉、燕三國都想竭力拉攏的大宗部,因為關、隴以及河南之地的一些大宗部迫於壓力已分別歸附於氐秦或鮮卑,現在只有這五大塢堡宛然獨立小王國,雖然接受晉朝廷授予的將軍、刺史虛銜,但並不聽晉朝廷號令,陳操之若能得到這五大流民宗部的支援,那麼北府軍迅速就能迅速建成一支強大的武裝,當然,要說服這些桀驁不馴的流民帥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月初六,陳操之與劉建、劉牢之父子準備先赴下邳去見盧龍田氏的宗主田洛,還未啟行,就接到郗愔送來的急報,庾希叛亂、京口陷落——
陳操之吃驚不小,京口現為司州治所,他身為掌兵的司州司馬一定得趕回去設法平亂,當即向劉建辭行,約以平定庾希之亂後再見——
劉建讓劉牢之把彭城劉氏宗部的五百私兵分出三百帶去平亂,這些劉氏私兵雖然年歲都在四十開外,但都是隨劉建征戰多年的勁卒。
三月初七渡淮河時,陳操之猛然想到一事,庾希既叛,肯定矯詔擴大聲勢,壽州袁真為桓溫所忌,庾希或許會引袁真為援,當即命蘇騏領三十人星夜南下壽州,封堵滁州至壽州諸要道、攔截可疑人等,若三日內未有所獲,則留數人往壽州探聽訊息,其餘人返還京口會合——
蘇騏領命而去,陳操之與劉牢之率三百餘眾日行百里,於三月十二日來到長江北岸,對岸便是北固山,北固山下就是京口城。
陳操之先派數人渡江探聽訊息,得到京口城被重重圍困的訊息,便命一眾劉氏私兵暫駐北岸待命,他與劉牢之帶了數人過江來見高平太守郗逸之,郗逸之是郗超族兄,聞知司州司馬陳操之趕回來了,趕緊出迎,何謙、沈赤黔聞訊急忙來相見——
陳操之問明情況,也對郗逸之等人說了他派人往壽州道攔截庾希信使的事,庾希雖不見得會行這一步,但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