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十二、遏陘山的雪,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發,追討逃往龍城的燕宜都王慕容桓和上庸王慕容評,宜都王慕容桓有精騎八千,逃得極快,但在渤海郡與燕鎮東將軍、渤海王慕容亮發生衝突,自相殘殺,慕容桓吞併了慕容亮的部眾,見晉軍已逼近渤海,慕容桓雖然在兵力上不遜於晉軍,卻毫無鬥志,率眾奔遼東,遼東太守韓稠本是漢人,見慕容桓狼狽來投,閉城不納,慕容桓大怒,率眾攻城,數日不下,而冉盛的五千鐵騎已率先追至,韓稠亦率軍夾擊慕容桓,慕容桓所部潰敗,慕容桓棄眾單走,被冉盛追及斬殺——
十月十九日,田洛、冉盛進至龍城,慕容評逃往高句麗,卻被高句麗綁縛送交龍城的晉軍,冉盛二話不說就把慕容評斬了,因為當年慕容評曾隨慕容恪追殺他父親冉閔——
主將田洛責問冉盛為何擅殺降將,冉盛亦不爭辯,田洛因冉盛是陳操之族弟,而且冉盛一路至龍城都是身先士卒、勇悍絕倫,立下大功,所以田洛亦未深責,只以慕容評被亂軍殺死上報桓溫——
十一月初一,天降大雪,冉盛帶了一隊騎兵出龍城,命人帶路前往遏陘山,至山口,冉盛令軍士不得跟隨,獨自一人踩著沒脛的積雪步行進山——
遏陘山北麓,有當年慕容儁下令修建的武悼天王祠,永和八年,冉閔被慕容恪所擒,送於薊城,燕主慕容儁志得意滿,驕問冉閔:“汝奴僕下才,何自妄稱天子?”閔曰:“天下大亂,爾曹夷狄,人面獸心,尚欲篡逆,我一時英雄,何為不可作帝王邪!”慕容儁大怒,命左右鞭冉閔三百,送於龍城,告慕容廆、慕容皝廟,然後斬於遏陘山,當時是六月盛夏,本是草木蔥籠之時,但遏陘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連續五月不雨,至於十二月,慕容儁遣使者祭祀冉閔,諡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
武悼天王祠狹小破敗,已久無香火,西南一角還被大雪壓榻,鐵塔一般的冉盛跪在亡父的神位前大聲號泣,以頭搶地,血汙滿面亦不顧,冉盛今年十九歲,心智已成熟,對自己至今不能以父母之名示人深感悲憤,晉室朝廷因為冉閔當年曾稱帝,所以視冉閔為亂臣賊子,冉盛要在東晉立足,就只有隱姓埋名、託庇在錢唐陳氏名下——
冉盛在狹小的破祠中默跪至天色昏黑,這才覓路出山,手下那一隊騎兵已是焦急萬分,但冉盛御下極嚴,既有嚴命在先,軍士皆不敢入山尋他。
回到龍城,冉盛向田洛建議重修冉閔祠,並呈上陳操之寫給田洛的書帖,陳操之在信中表示了對冉閔勇武的仰慕,請田洛擴建冉閔祠,以便民眾祭拜瞻仰——
田洛雖然對陳操之為重修冉閔祠而特意寫這封信感到有些奇怪,但也未多想,當即照辦,命工匠民夫前往遏陘山重建冉閔祠——
逃往龍城的故燕諸王公貴族除了中山王慕容衝之外,其餘盡數被俘,田洛命人將這些燕俘押送回鄴城向桓溫請功,同時等待桓溫的下一步佈署命令。
鄴城的桓溫接到田洛的捷報已是臘月初十,陳操之也已從晉陽歸來,至此,故燕諸州郡及六夷渠帥盡降於晉,凡得郡百五十七,戶二百零六萬,人口八百三十萬,遠遠超江東諸州的人口總數——
桓溫命書吏抄錄整理簿冊,要把這些戶籍簿冊搬往江東請功,桓溫已在為啟程回江東做準備——
這日傍晚,陳操之忙碌一天回到冰井臺寓所,入浴室泡熱水澡緩解疲勞,慕容欽忱走了進來,開口便問:“龍城已破,我弟弟鳳凰生死如何了?”
陳操之道:“田將軍戰報,說慕容衝未入龍城,徑率數千人北走,大約是奔大鮮卑山去了。”
慕容欽忱臉現喜色,說道:“鳳凰好厲害,他從鄴城出走只帶了他的胭脂班隊,竟能聚起數千人,嗯,我大燕還有中興之日嗎?”忽然閉了嘴,盯著陳操之,略有些驚慌,卻也沒有向陳操之告罪的意思——
陳操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