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將軍好凶猛,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敵軍倚仗有水軍可保退路無憂,其主力渡淮南下後不再輕易後撤,羅山、信陽兩城接下來所要承受的軍事壓力驟增。
因此徐懷使軍械監優先調派一批工官、匠師,趕到羅山、信陽,先初改造出一批西域炮用於操訓,也同時在軍民操訓過程中,進一步去摸索西域炮的製造細節。
羅山新城位於九里關、武勝關以北,緊挨著羅山縣境主要河流谷水(羅汭河)而建。
谷水上游因沿岸谷壑坡嶺,竹林茂密,每逢汛期,河水大漲,大量竹排得以從山裡砍伐沿河而下,當地人又稱之為竹竿河。
谷水從淮陽山與桐柏山之間的丘山流淌而出時,險灘暗礁無數,流急浪險,面河背山而建的羅山新城,地勢也極為險要,僅北面地形相對平闊一些。
羅山新城的城牆依山川形勢而建,城池形如葫蘆,中間用城垣分隔開來,分作南城、北城。
校場位於更為開闊的北城,目前將兩架改造而成的西域石炮架設在校場上,供軍民演練。
石炮等戰械用於守城,主要用州兵鄉勇負責操作,但前期要積累西域石炮的製造經驗,對諸多細枝末節進行調整,進一步提高西域石炮的製造水準,羅山這邊的演練、操訓,軍械監的工官、匠師也一併參與進行。
一方面北城內空間狹窄,一方面才著手仿製石炮,各方面條件還很不成熟,夯築而成的一堵靶牆橫於石炮陣地百步之外。
將傳統的投石機牽引發射,改為懸箱配重發射,技術上沒有什麼難度,而楚山早就堰壩、城池修繕等營造諸事裡,大規模使用鐵葫蘆(滑輪)、絞盤抬升重物;石炮的投射距離,則主要與懸箱配重直接相關。
徐懷、徐武磧、史軫、王舉、徐心庵等人陪同朱沆、王番趕到校場,簡單解釋過西域石炮的原理,便令對西域石炮最為熟悉,操練也熟的工官、匠師負責操作試射。
朱沆看過試射實況,感慨道:“西域石炮實乃攻防利器,卻不想叫胡虜先習得此法,朝廷之大不幸啊!”
朱沆對軍務瞭解不是特別深,但也清楚一架中傳統的型投石機,通常需要四五十名訓練有素的將卒民勇協同操作,才能源源不斷的將石彈投擲到敵軍陣中。
此時看到一架中型西域石炮,卻僅需要七八人就能順利操作,朱沆、王番皆滿臉憂色。
當世城池都較為狹窄,縣城軍寨,五六百步或七八百步見方不等。
守城方倘若將重型投石機部署在城牆背側,投石機之後還要需要拆平屋舍,騰出一兩百步縱深的牽引發射空間。
一座六七百步見方的城池,能部署十數架重型投石機就頂天了;關鍵還需要組織兩三千名訓練有素的鄉兵寨勇去操作這些投石機。
一座六七百步見方的城池,守軍才多少人?
守城方倘若將傳統的重型投石機,都換成西域石炮,不僅能多部署三倍數量,所需鄉兵寨勇也大幅縮減到之前的三分之一。
這裡面的差距有多大,掰著腳趾頭就能想明白。
對攻城方來說,道理也是一樣的。
朱沆、王番想明白這裡面的道理,也深深為壽春、汝陽等被敵軍團團圍困住的城池感到憂心,難以想象敵軍在壽春城外,一次擺出上百架重型西域石炮發射,守軍會是什麼心情。
徐懷又詳細解釋傳統投石機,操作兵卒訓練再有素,牽引發射時也不可能絕對整齊劃一,則必然導致牽引發力分散、偏離,精準性難以控制,西域石炮用配重懸箱發力,則能最大限度的剋制這一弊端。
當然,無論是傳統投石機,還是西域炮,最具技術含量的,乃是梢杆與支撐梢杆發射的橫軸。
支撐配重高達萬斤的懸箱驟然沉落,還要將另一側重達上百斤的石彈旋轉拋射出去,梢杆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