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將軍好凶猛,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懷攜柳瓊兒,在蘇老常、程益、莊守信、沈煉等人的陪同下,御馬而行,遠遠看到數道黑煙從高逾兩丈有餘的煙囪口滾滾而出。

唐氏在十八里塢的鐵場,早年是桐柏山裡屈指可數的大鐵場;畢竟那時候桐柏山十數萬民眾,一年能有五六萬斤鐵料就夠用了。

哪個普通人家不是將一把菜刀磨到兩指粗細還接著用的?

而如今的十八里塢鐵場,作為楚山最為重要的兩座冶鐵基地之一,一年所出就比得上荊北一路了。

十八里塢鐵場直接僱用匠工一千餘人,看上去並不算多麼龐大,但將鐵煤礦場以及燒煤場的匠工以及負責物料運輸的役工,就有六七千人了。

楚山為匠工及家屬,在十八里塢鐵場與淮瀆鎮之間的山峪中修建了生活區,人口之密集,已不在最初的淮源鎮之下了。

楚山同時還大力鼓勵匠戶集中遷居到淮瀆鎮,依託鐵場所出的精鐵打造犁鋤鍬鏟及刀械等鐵器,一部分由行營出面收購,一部分行銷州縣。

雖然時日尚短,但淮瀆鎮也聚集大大小小、專事鐵器鍛造的鐵匠鋪上百家,去年僅淮瀆鎮就能消耗掉十八里塢鐵場所出的二十多斤萬精鐵。

除開兵甲之外,現在楚山所造的鐵器,在荊湖等地也漸漸打響名氣。

能批次生產精鐵料後,楚山鐵器簡直就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

現在荊湖乃至淮南等地的商賈也有慕名而來的。

特別是夏秋時季小船能直接抵達淮瀆鎮,淮南各地商賈聚集到淮源、淮瀆等地,收購楚山鍛造的精良鐵器,然後僱船運往淮南各地出售。

從某種程度上,建繼帝調汪伯潛等淮王府系的將吏到建鄴擔任要職,努力將淮南軍政融入朝廷的統一掌控之下,也有助楚山所生產的大宗貨物,藉助淮水運往淮南販售。

要不然,以楚山與淮王府的關係,淮南隨便設點門檻,就能將楚山貨物阻擋在外。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還要淮南能抵擋住虜兵的南侵。

汝潁大捷過後,整個大半年楚山都著力建設滍水防線,大量的人力及物力都往滍水沿岸傾向;汝潁會戰所俘虜一萬五六千戰俘,都囚於召陵修造城池、長堤,俘虜的兩萬多青壯民夫,則安置到新恢復縣治的遂平、確山兩縣,建造屯寨,耕種拋荒的糧田。

因此,淮源、信陽等地的鐵場,在汝潁大捷後,大批青壯退出營伍,勞動力變得充足起來,今年上半年的產量達到預定的兩百萬斤。

這是楚山行營成立之前所不敢想象的。

沈煉主持煤鐵監,近兩年來對徐懷親自帶領匠師所草創的“連爐一步法”作了進一步的改良。

最初的連爐法,乃是將悶燒結塊、去除雜質的熟煤壘於瓶形高爐的爐膛底部,鐵礦石置於熟煤之上煉化,鐵水經爐底槽道流入側爐攪拌冷卻。

由於瓶形高爐還是傳統的沖天豎爐結構,側爐爐膛又需要低於瓶形爐的基底,才便鐵水經槽道流入,沈煉發現除了從瓶形高爐匯入側爐的焰流不夠強勁,鐵水冷卻過快,

所出精鐵料的質量並不能盡如人意外,連爐的結構太偏複雜了。

連爐法,每煉一爐鐵水,重新填料也非常的繁瑣。

沈煉長期研究連爐法,注意到連爐法最為關鍵的還是將主爐的焰流引入側爐。

多次嘗試,沈煉重新設計爐膛結構,先是將主爐的沖天豎爐結構,改為封閉式圓爐,將煙道改到側爐上。

如此一來,以水排鼓風的進風口在主爐,煙道在側爐,透過鼓風排煙,則能將焰流強行從主爐抽取到側爐,實際上將燃料燃燒與鐵礦石冶煉分開來,極大簡化了進料程式。

沈煉還發現,新爐直接用粗鐵料冶煉精鐵,比採用鐵礦石冶煉效果更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位面交融:我卻在悠閒種田

愛吃肉的嗎丁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