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將軍好凶猛,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那些被擊潰過、暫時逃得一命的勤王將卒,在接回到南岸後,僅有正面受傷的將卒才得以前往傷兵營進行休整,其他沒有負傷或傷在後背的將卒,會直接編入下一輪的渡江作戰部隊之中——

膽敢違逆軍令者,一切嚴懲不貸。

有七名指揮使在虜兵反撲時,非但沒有盡職組織人馬結陣抵抗,而是選擇第一時間逃跑,徐懷也是將他們在銅陵就進行簡單的軍法審判,就地斬首。

雖說

臨江的低窪灘地更利於赤扈騎兵進退,但泥濘的沼澤,對輕甲騎的限制依舊極大,更不要說披甲重騎了。

勤王兵馬只要軍心穩固、作戰意志堅定,哪怕是用大盾結陣,以弓弩攢射,以長矛進行拒擋,在側翼有灘營及戰船的掩護,即便沒能抵擋住虜騎的突擊衝鋒,也一定能給虜兵造成極大的傷亡——

赤扈人在大礬山以南,總計僅有兩三千騎兵,又經得起多少消耗?

徐懷重回銅陵坐鎮,對勤王兵馬進行高壓整肅,諸路勤王軍將看不到有避戰的可能,動不動就被小股虜騎突擊擊潰的局面就迅速得到改觀。

只要勤王兵馬能組織強弓勁弩進行對射,赤扈人也不敢將本族精銳騎兵浪費在跟南朝州軍鄉勇的消耗上,不得不改換降附漢軍上陣。

降附漢軍以步卒為主,同樣無法透過泥濘地及淺淤水澤,只能從狹窄的乾燥地帶發動反攻,接戰的節奏就驟然放緩下來。

這時候登岸的勤王兵馬就有更充裕的時間,將鐵拒馬、盾車等戰械源源不斷的運上岸,去抵擋降附漢軍的反撲,不斷形成新的岸營、灘頭陣地。

為了催促徐懷統領京襄軍及諸路勤王兵馬,魏楚鈞攬下五路度支使的差遣,他趕到銅陵與徐懷見面的時候,諸路勤王軍已經一萬人馬渡過長江,成功在裕溪河以西站住腳。

站在銅鼓山之巔,能清楚看到北岸臨江柵營沿裕溪河往北延綿五六里

——相比在大礬山以南站住陣腳,諸路勤王兵馬付出六七千傷亡,完全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甚至對勤王兵馬自身來說,只要能看到戰事得以順利推進,之前畏戰怯戰的情緒也很快就煙消雲散,甚至為之付出的慘重傷亡,也無人去提——真正有意見的,也都已經戰死了。

即便如此,徐懷依舊無意組織兵馬去強攻虜兵在大礬山南麓的營寨,這時候要麼佔據虜兵放棄的村寨,要麼淺淺插入虜兵營寨之間,建造新的營壘,一步步以連營的方式,往大礬山南麓山腳下推進。

所有的勤王軍將都深刻認識到,以營為單位結陣、結寨,在北岸相對獨立作戰,以防禦為主,一旦輕易被虜兵擊潰,根本無法奢望左右友軍會增援。

徐懷為避免出現連鎖性潰敗,更是直接明令嚴禁諸營壘迎納潰卒,甚至勒令諸營壘對擅自衝擊過來的潰卒進行射殺、攔拒,所有勤王軍將作戰意志反倒越發堅定起來,沒有再出現動不動就被擊潰的局面。

在大礬山以西、以南的戰局,大越在兵力是佔絕對優勢的——除開京襄軍及宿衛禁軍總計四萬精銳外,除了江西、荊南、荊北、江東、廣西、西蜀總計集結九萬勤王兵馬外,高峻陽、顧繼遷還象徵性的各派三千精銳趕到潛山、樅陽接受調遣。

同時諸路糧秣等物資,也透過湘江、青戈江、贛江、漢水以及長江,源源不斷的

運抵秋浦、銅陵以及潛山、樅陽等地,徐懷完全可以不受限制的結硬寨、打呆仗。

大越立朝一百五六十年以來,以文御武、以文治武,甚至諸路調派兵馬增援淮西,也多以有一定統兵經驗計程車臣為首;他們也許打不了硬仗,但對“淺攻進築”的戰術卻頗有心得,也樂於用這種戰術,一點點的壓榨虜兵在廬江外圍的戰略空間,達到解廬江之圍的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位面交融:我卻在悠閒種田

愛吃肉的嗎丁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