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4章 北撤,將軍好凶猛,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戰鬥力。
仲長卿隨摩黎忽進入衙堂,看到宗王兀魯烈與罕都等將,正與河西遣來的使者說話——曹師雄要留伊闕關主持防線,輕易不敢脫身,由河洛兵馬都總管府的長史孟儉等人趕來中牟商議北撤的具體細節。
仲長卿與摩黎忽上前見過禮,就坐在一旁靜聽他們議事。
嶽海樓舉火自焚,對河洛諸將的震動極大。
潁州會戰中期,罕都主張兩府兵馬從河淮腹地撤出,河洛諸將對要不要放棄河洛還存在很大的爭議——曹成、孟平等將就極力反對放棄河洛。
他們以為河洛除了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外,其地理形勢也是群山環繞,崤山扼其西,熊耳、外方山鎮其南,嵩山、箕山控其東,北部略微開闊,但隔河相望的河東又是鎮南宗王府的轄域腹地,是堅定而強大的後靠。
南兵想要進攻河洛,只有三條線路:一是從武關道迂迴到洛水上游出兵,用兵通道極其狹仄;一是從潁水上游河谷出兵攻打位於河洛東部門戶轘軒關,山道險阻,一是從汝陽、廣成出兵,沿伊水而下,攻打伊闕關、大谷關,出兵通道同樣寬敞不到哪裡去。
曹成、孟平等將雖然承認河洛漢軍野戰已不及京襄精銳,但之前可不覺得六七萬河洛戰兵,據崇山堅隘以守,將南兵拒之河洛以外會有大問題。
除了河洛諸將外,鎮南宗王府內部乃至汗廷諸大臣起初對要不要放棄河洛,也是充滿爭議——最初妥協下來的方案,可以將許陳潁等地的漢民先遷往黃河以北。
誰能想到潁州會戰最終的結局,會如此的慘淡、慘烈?
整個京西乃至河東的漢軍都被打空了,新編練的漢軍三五年內都不要指望能有什麼戰鬥力,這意味著曹師雄不從河洛撤出,南兵在進佔鄭州之後,還可以肆無忌憚的從嵩山以北的虎牢關,對河洛東北部地區發起進攻。
曹成、孟平等將,還敢說真有把握守住河洛嗎?
再者,鎮南宗王府現在也迫切需要將河洛漢軍撤下來,去填黃河北岸的防線。
這樣才能將兵力已經變得有限的騎兵部隊集中起來,威脅南兵不能肆意沿黃河南岸展開。
氣氛雖然壓抑,但總算沒有誰再對北撤之事提出異議,都想著趕在汛季過去之前,將諸多工作都準備妥當。
當然,仲長卿注意到靜憚宗王府的使者,神色間對潁州會戰的慘敗多少有些不屑一顧,大概以為此敗是漢軍太過無能的緣故吧?
對此,仲長卿也無法辯解。
誠然,兩府鎮戍軍雖說在泰和東北、汝陰以北的戰場上傷亡慘重,但主要也是為了搶在漢軍主力潰敗前打垮南兵的側翼,卻不想集結於泰和正面戰場的七八萬漢軍,並沒能支撐住半天。
而就兩府鎮戍軍各自所負責的戰場,戰果也算不上難看,最後也從容撤出戰場。
仲長卿還知道靜憚宗王府的使者之所以心存不屑,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靜憚宗王府轄下的漢軍規模很小,卻擁有赤扈最為龐大而強大的騎兵部隊。
一方面靜憚宗王庫思古作為老汗王的幼子,雖說最終沒能繼承汗位,但以赤扈幼子守灶的傳統,直接從老汗王手裡繼承了赤扈最為精銳的王帳軍。
另一方面靜憚宗王率部征服的乃是党項、黑石以及西域諸部,收編的主要也是西北諸蕃部的騎兵精銳。
目前鎮南宗王府、平燕宗王府所轄騎兵僅剩六七萬人馬,而靜憚宗王府卻轄有達十五萬之巨的精銳騎兵,自然有資格心存不屑,說不定靜憚宗王府的人馬還巴不得鎮南、平燕兩府徹底放棄中原呢。
一旦鎮南、平燕兩府徹底撤出中原,規模龐大的歸附漢軍就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實力就將大幅跌居靜憚宗王府之下,指不定會令赤扈內部的權力格局發生新的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