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九章 盛夏的一場雨,將夜,貓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各異,或笑或無言或面帶苦澀意,裸在僧衣外的雙手也各不相同,或合什或輕握或以奇怪方式散指連根並在一起。
寧缺猜想這應該是佛宗的手印,下意識裡按照石尊者的像模仿了起來,雙手伸出袖外緩緩合什,然後散開手指交叉,或屈指沉腕如蓮花,漸漸心中隱有所感,卻又說不出是什麼感覺。走出佛堂,天地重新被明亮熾熱的陽光所籠罩,他眨了眨眼睛,有些失望地搖了搖頭,正準備離開的時候,萬雁塔下走出一位中年僧人,朝著他微微一笑。
塔頂陋室。
中年僧人將一杯清茶放至寧缺身前,平靜說道:“你可以稱呼我為黃楊。”
寧缺接過茶水道謝,心裡覺著這個名字有些熟悉,似乎聽顏瑟大師提過。
“想必你有些疑惑,為何我要請你登樓一敘。”
中年僧人看著他微笑說道:“我是受人所請,要與你說幾句話。”
寧缺抱著微溫的茶水,感到有些疑惑不解,心想誰人請你要對我說什麼話?就在這時,他終於想起來這位黃楊僧人的身份,想到以往聽到的那些傳聞故事,驟然一驚,趕緊起身長揖及地,行禮道:“見過……見過大師。”
黃楊僧人呵呵一笑,說道:“為怎樣稱呼我,很多人都覺得有些麻煩。百姓們眼裡,我是所謂御弟,很多時候都稱我御弟大人,可我哪裡是什麼大人,不過就是個和尚。”
寧缺笑了笑,不知該如何接話。
黃楊僧人指著身後書案上如小山一般的佛經,說道:“這些是我自荒原上取回來的佛宗真經,想要譯成平白文字,好將經中真義講與世人聽,只是才淺學薄,耗了這多年時間,還有很多卷沒能完成,所以請不要介意我直接開始講給你聽。”
坐在對面的中年僧人乃是大唐御弟,帝國內最受尊重的佛宗高人,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猜到他是受何人所請來對自己說話,然而這等高人放下這多佛經不去譯註,專程抽出時間來與自己說話,想必要講的內容極為重要寧缺哪裡會有絲毫意見。
“我對符文之道的瞭解並不多,所以我只能從自身體驗過的修行過程講起。佛宗講究明心開悟,能持佛心便是佛,周遭的天地元氣在我們看來可以說是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也可以說是自亙古以來便存在的某些光輝,昊天究竟有沒有像人類一樣的意志,無論是道門佛宗還是書院那些前賢,一直以來都還存在爭論,我們今日暫且不提。”
黃楊僧人說話果然直接。沒有任何寒喧,也沒有任何起承轉合,直接說出了一個極大的命題,然而稍作解釋便戛然而止,迅速進入正題。
“佛宗修行走苦行。所謂苦並不是吃苦,而是要在天地之間行走,與山崖溪澗親密接觸多年,其後某日山崖不動溪澗裡多出一朵水花,或許便能感知到天地之間的元氣。”
“修行講究瞭解天地元氣的執行規律,感知元氣的怎樣流動怎樣靜止,佛宗弟子也要學習,只不過我們的學習更多靠的是常年積累之後,忽然間想通這些事情,我們稱之為悟。”
真正的好學生哪怕面對著愛因斯坦,也不會像書院後山的魚那樣擺著尾巴完全被動地等著被鵝餵食,而是會勇敢而適時地提出問題,寧缺毫無疑問是好學生,所以在黃楊僧人說完這句話後,他皺眉問道:“由對事物的客觀存在極端熟悉從而認識到事物的所有屬性?”
“你總結的很好,難怪能進書院二層樓。”
黃楊僧人微微一怔,讚賞說道:“大致上便是這個道理,不過佛宗看來,這些天地元氣在我們之前便已存在,在我們之後亦將永遠存在,這是一種超越世俗經驗甚至是生存經驗的客觀存在,所以我們生活在其間,更多的是感悟而不是掌握,更不應該想著去控制它。”
“所以佛宗不像一般修行流派那樣,用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