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生命何物,大唐雙龍傳,黃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君嬙不滿的表示,緩緩道:”水是活命的泉源,生命的根本,是能令人毫無保留讚美的神蹟。若水是因,花便是果。像我身旁的金蓬萊,在早春的山野,最先開花的是它,有如美麗的大自然裡朵朵紅雲,美女正是最燦忱的花朵。白日是屬於火的,晚夜是水的天地。沉香因超過水的比重,置水則沉,故名沉香,若沒有水,何來沉香。”

侯希白仰首深吸一口香氣,心神皆醉的道:”不論香氣與名字,均是那末動人,素煙思暖降頁香,好名字!好名字!”

連跋鋒寒也大感得侯希白及時隨來之幸,因為四人中,以侯希白的性情最接近傅採林,宛是同一類人,而他自己則截然相反。

傅採林往侯希白瞧去,雙目回覆神秘莫測的靈焰,微一點頭,朝居於另一端地氈邊緣,背靠平臺石欄,與他遙相面對,目不邪視的跋鋒寒道:”自知爾等來長安一事後,君嬙在我這一邊耳朵說一套,君瑜在我另一邊耳朵說另一套。兩姊妹還為此不瞅不睬,水火不容,可見這世界因異而生爭,生而為人勢難避免,跋鋒寒對此有何看法?”

寇仲和徐子陵知傅君瑜為他們說盡好話,感激的眼光往她投去,傅君瑜卻是木無表情,垂首不語。

侯希白則在飽餐秀色,眾高麗美女人人神態恬靜,似是非常享受今夜的氣氛和對話,只不知她們中有多少人聽懂漢語?

跋鋒寒雙目精光閃閃,迎上傅採林懾人之極的眼神,從容笑道:”正如大師所言,日是人夜是水,日夜水火的對立,正是天地萬物推移的動力。作為一個人,其個體是有侷限性的。但正因我們的有限,才讓我們感受到無限;有對生的體會,才有對死亡的恐懼和認知。

個人是有限,擴張卻可以是無限。此為跋鋒寒一偏之見,請大師指點。”

不看僧面看佛面,由於寇仲和徐子陵與傅採林的關係,這番話在跋鋒寒來說算是客氣有橙,但仍充滿反駁的意味,最後那句”一偏之見”,似在謙遜,更見可圈可點。

寇仲和徐子陵聽得心驚膽跳,傅採林說話行事教人難以測度,其怕一言不合,跋鋒寒立要捱他的奕劍術。

寇仲旁的傅君嬙低聲罵道:”夏蟲豈可語冰?哼!無知之徒。”

這幾句話該只得兩人聽到,因是以束音成線的功夫向兩人傳遞,豈知傅採林右耳微微聳張,向傅君嬙瞥上一眼,露出責怪神色,才往跋鋒寒瞧去,唇角逸出一絲漣漪般逐漸擴大的笑意。

寇仲和徐子陵暗呼厲害,如此”耳功”,他們尚是首次遇上,由此推之,師公的感官何等靈銳。難怪可以人奕劍,以劍奕敵。

傅採林深情專注的望往嵌掛著美月的動人夜空,悠然神往的思索耆道:”你能從人的侷限看到無限,已非常人之見。若人能睜開心靈的眼睛、穿透一切貪嗔、迷惘、恐懼、私慾,他將可看到自身和環繞在四周的神蹟。不論你如何卑微或偉大、愚頑或智慧,本身都是一個神蹟。生命是整個存在的巔峰,眾生中只有人有自由的意志,能為自己的存在作出反思,作出決擇。生命同時包含著有限和無限,覺知自己就是通向認識存在的唯一途徑。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都是在永無休止的生長和衰敗中燃起的火花,生命長河的片段零波。”

四人不由自主隨他望往美麗的夜月,生出深刻的感受。

傅採林述說的是對生命和存在的哲思,一種超乎常人的宇宙觀,由深黑的星空,到地上的一草一木、白雲流水,於其間存在的生命,自身的存在確如他所言的是不可思議的神蹟和奧秘。人因受到自身的侷限,並不曉得這一切從何而來?往何而去?大多數人的選擇是視而不見,埋首沉迷於人世的生榮死辱而不能自拔,只有像傅採林這種智者,才能從認知自己,睜開心靈內的眼睛,看到存在背後謎團。

連跋鋒寒也因他的話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砍不平

花山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