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李儒與楊修存在的意義
李奉先字孔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李儒與楊修存在的意義,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李奉先字孔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望著身後僅僅跟著一名年輕宦官的少年天子,王允的心中感到十分的悲涼,瞥了眼在人前頤指氣使的董旻,王允在心中重重的冷哼一聲,暗暗在心中發誓道:“董賊,吾必滅汝全族,以解心頭之恨。”
正當此時。
太傅袁隗卻是默默地站了出來,他直視董旻的雙眼,問道:“既然弘農王已為賊人所害,那麼請問,他的屍身在哪裡”
董旻聞言,皺了皺眉,旋即手按劍柄,上前幾步來到袁隗的面前,幾乎貼著袁隗的臉與他對視了起來,片刻之後,董旻冷冷的說道:“賊眾勢大,殺人之後,又放火燒了弘農王府,因此,弘農王的屍身與其他人一同被燒成了一堆焦炭,如今已無從辨認。”
袁隗默默地點了點頭,道:“敢問將軍,弘農王的屍身可曾被妥善安葬”
董旻點了點頭,道:“弘農王乃先帝長子,自當好生厚葬才是。”
“敢問將軍,弘農王的屍身被葬在何處”袁隗問道。
董旻被問得有些不耐煩,關鍵是弘農王壓根就沒死,他擔心言多必失,因此他也不敢當著眾人的面說太多,如今見袁隗忽然變得有些咄咄逼人,於是他十分煩躁的擺了擺手,道:“弘農王府內的眾人皆被燒成了一堆焦炭,因此我已命人將其全部安葬於文陵以東,令其隨扈在先帝左右。”
袁隗仍是默默地點了點頭,道:“是否可以請仵作開棺驗屍如此亦可從中篩選出弘農王本人的...”
袁隗一句話尚未說完,便見董旻怒不可遏的伸手指向他,咬牙切齒道:“袁太傅,你到底還有完沒完本將軍做事,何須向你交代啊”
袁隗微微一笑,旋即默默地退了回去,他已經從董旻的話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被袁隗問的心煩意亂的董旻氣急敗壞的大手一揮,道:“退朝。”
待群臣退朝之後,董旻在未央宮前見到了前來複命的李肅。
董旻一把將李肅拉倒一邊,問道:“如何”
李肅長舒一口氣,道:“末將已命人將弘農王身死的訊息以公文和抵報的形式發往全國。”
“除此之外,末將還刻意讓人在私下裡四處散步了弘農王為黃巾賊所害的訊息,公文與市井傳言雙管齊下,弘農王身死的訊息很快便會傳遍天下,末將刻意在抵報中言辭說明,但凡發現有人敢打著弘農王的旗號行事,則視其為朝廷叛逆,各地郡守皆可率兵將其就地斬殺。”李儒說道。
百姓間口口相傳,要遠比抵報傳得快的多,因為古人的識字率很低,百姓普遍都是文盲,讓他們讀公文抵報簡直比登天還難,然而若是以八卦的形式四處散播,屆時,弘農王身死的訊息很快便能傳遍全國百姓的耳中。
其實說白了,抵報是給郡縣官吏們看的,而傳言則是給百姓們聽的。
董旻聞言,大喜過望,向李肅豎了一個大拇指,道:“賢弟之才比之文優亦不遑多讓啊。”
“區區雕蟲小技,安敢與文優比肩將軍過譽了。”
李肅嘴上說著謙虛的話,可他臉上的得意表情卻是如何都藏不住的。
僅僅過了四天時間,弘農王身死於黃巾賊之手的訊息便伴隨著春日裡的微風緩緩地飄進了劉辯等人的耳朵裡。
離開衛府之後,劉辯一行扮作商人,押著十幾輛滿載物資的馬車緩緩向北而行。
這一日,眾人來到距離官道不遠的一間客舍內落腳,柴紹刻意讓小二給眾人的戰馬餵了一些上好的草料。
而劉辯等人則在客舍內簡單的吃了一口,正吃飯時,恰巧聽到了客舍老闆與小二之間的對話,二人所說的內容正是弘農王身死的訊息。
唐姬偷偷的瞥了一眼正埋頭吃飯的劉辯,見他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這才終於放下心來,她湊近劉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