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拓跋氏
李奉先字孔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拓跋氏,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李奉先字孔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關東聯軍與董卓圍繞著虎牢關展開軍事部署之際,劉辯一行在絳邑城外繞城而走,旋即一路向東,向幷州行去。
劉辯吸取了先前的教訓,此番走的是小路,眾人繞過幷州郡治長子,直奔潞縣而去。
一路行來,所聞所見大大超出了劉辯的意料之外。
在劉辯的認知裡,幷州始終都是大漢的天下,然而當他親臨幷州之後,卻驚訝的發現,這裡的實際情況與群臣口中所說的簡直大相徑庭。
一路走來,放眼望去,胡人多,漢人少,群臣在奏疏中所說的胡漢雜居,根本就是一個笑話,幷州根本就沒有掌控在漢人的手中,而是大多都掌控在了胡人的手裡。
歷史上的幷州與劉辯所看到的差不太多,直到官渡之戰時,號稱坐擁四州之地的袁紹,仍舊沒能完全掌握幷州,幷州的實際控制權,大多都落入了匈奴和鮮卑人的手中。
望著坐在河邊巨石上漿洗衣物的胡人婦女,劉辯微微一笑,心生感慨道:“幷州民風彪悍,果然名不虛傳。”
見有生人靠近,胡人婦女的臉上毫無懼色,仍舊自顧自的做著自己的事情,若是換作漢人女子的話,恐怕早已羞紅著臉低著頭跑出老遠了。
兩名正在用樹根穿針引線的婦女引來了劉辯極大的興趣,於是他當即打馬向河邊走去,並在距離河邊十餘步的地方翻身下馬,踱步來到幾名胡人婦女的身邊,溫聲說道:“敢問諸位姊姊,你們這是在做什麼”
劉辯說著,伸手指了指被胡人婦女夾在腋下的樹枝和羊毛。
一名年約二十四五歲的胡人女子聞言看向劉辯,道:“我們在織毛衣。”
“織毛衣”
劉辯聞言,將目光移向了這名女子的身上,問道:“這便是毛衣嗎”
“嗯。”
名叫拓跋文月的胡人女子點了點頭,遂伸手指向正在河中漿洗羊毛的同伴,道:“將羊毛用水漿洗乾淨,然後揉成細線,再用樹枝製成成衣,冬天可以禦寒。”
正當此時。
一股寒風襲來,吹得劉辯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他連忙伸手緊了緊身上的狐裘大氅,道:“姊姊,我想從你們的手中購買幾件毛衣禦寒,不知姊姊可願割愛”
拓跋文月微微一笑,道:“羊毛根本一文不值,若是你喜歡的話,送你幾件便是。”
這時唐姬從馬車中探出頭來,她全程聽到了劉辯與對方之間的對話,業已大致猜出了劉辯的心意,於是當即帶著四名婢女來到拓跋文月的面前,道:“姊姊,小妹有一不情之請,不知當不當講”
拓跋文月聞言,在劉辯與唐姬的臉上打量了一番,道:“若你想學,我可以教你。”
被人看穿心事的唐姬,聞言微微一笑,遂棲身坐到拓跋文月的身邊,親暱的攬住她的臂彎,道:“有勞姊姊。”
拓跋文月默默的瞥了一眼唐姬挽著自己的手,嗟嘆道:“明明是大家閨秀,卻為了這等小事而故意放低姿態,想來必是遭了難吧”
“好通透的心思。”唐姬如是想到。
唐姬無奈的輕嘆一聲,面露悲慼之色,道:“家父得罪了朝中權貴,以致家道中落,我等亦不得不離家自討生計啊。”
同情心氾濫的拓跋文月聞言輕嘆一聲,旋即當場將織毛衣的方法傳授給了唐姬等人。
唐姬與四名婢女跟隨拓跋文月學習了將近一個時辰左右,大致學會了穿針引線的方法,接下來就不是教的問題了,而是要多多練習,熟能生巧。
拓跋文月抬頭看了看天色,見夕陽西下,於是起身與眾人告別,道:“天色已晚,夜裡寒霜露重,不宜趕路,諸位還是儘快去尋一處落腳之地吧。”
北地不比南方,三月中下旬對南方而言是春暖花開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