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先字孔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聞強漢之名,無不望風而降,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李奉先字孔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望著一個個好似營養不良般的三韓士兵,李儒輕蔑的撇了撇嘴,道:“三韓百姓如今仍處於部落群居的生活方式,比之草原部族亦多有不如。”

劉辯順著李儒的目光看向身材短小的三韓士兵,啞然失笑道:“在咱們漢人面前,他們的體型看上去也就比猴子稍稍強壯了一些,這樣的人,居然也配佔據我大漢之地,真是豈有此理。”

“南八,你去問問他們是否願意束手就擒,若其一意孤行負隅頑抗的話,格殺勿論。”劉辯說道。

“諾。”

南霽雲躬身行了一禮,旋即策馬而出,來到兩陣之間,高聲說道:“王師已至,本將勸爾等速速棄械投降,否則,待大軍發起進攻之時,定叫爾等與此城立時化做齏粉。”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無人敢率先做出回應。

正當此時。

城內突然出現了三名身穿甲冑的中年男子,三人生的大腹便便,一看便知是不愁吃穿的人。

在這樣貧瘠的生長環境裡,能夠做到不愁吃穿,就已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南霽雲抬頭與之對視了一眼,目光在三人的臉上掃視了一圈,遂淡淡的開口,道:“若爾等仍舊冥頑不靈,可就休怪我等不念比鄰之情,對爾等大開殺戒了。”

這時,三人之中,一位年約五旬左右的老者不顧另外兩人的提醒排眾而出,徑直打馬來到劉辯的面前,拱手與之見禮,道:“敢問閣下,為何無故興兵來此啊”

劉辯聞言,重重的冷哼一聲,毫不客氣的反唇相譏道:“玄菟郡乃大漢治下,而高句麗乃玄菟郡治,我等漢軍來此駐防,何須向爾等解釋”

“近年來,大漢與馬韓一向秋毫無犯,爾等此番興兵來犯,莫不是得到了大漢皇帝陛下的授意”老者問道。

劉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道:“陛下聽聞玄菟百姓深受三韓之苦,特命我等率偏師來解民於倒懸,若爾等化外蠻夷識時務的話,當速速棄械投降,否則,大軍發起進攻之日,爾等與此城俱將化作齏粉。”

老者無奈的輕嘆一聲,雖不敢與大漢軍隊正面交惡,但仍舊想為自己從中爭取到一些利益,於是他躬身向劉辯行了一禮,道:“吾在馬韓任大等之職,奉大王之命負責署理玄菟郡已兩年有餘,敢問大人,若我等主動棄械投降,不知大人能否保證我等馬韓貴族在玄菟郡內的固有利益”

大等是三韓的官位名稱,在三韓時期王權比較衰弱,朝廷大事皆由八位大等組成的和白議會投票決定,上大等就是和白議會中八位大等中地位最高的官職,決議透過表決後由上大等裁奪後向大王起草詔書釋出命令。

和白議會相當於後世的上議院,上大等就是相當於後來的丞相,他代表著三韓貴族的利益,在三韓時期擁有比王還大的權利!

劉辯聞言,幾乎不假思索的點了點頭,道:“玄菟郡地廣人稀,我等對這裡沒什麼興趣,奈何皇命難違,我等只需在此駐軍三月,而後便打道回府。”

玄菟郡人口不足五萬,比之諾大的漢朝而言,根本就不值一提,劉辯的話具有極大的欺騙性,眼前老者聞言,幾乎想都沒想便相信了劉辯的鬼話。

這裡之所以用了幾乎這樣一個字眼,是因為老者在聞言之後,仍舊留了一個心眼,他主動問起了劉辯的家事。

劉辯聞言,當即伸手入懷,取出楊修的驗傳,遞給面前的老者,道:“吾乃關中弘農人士。”

一路上經常打著弘農楊氏的名號行事,後來劉辯乾脆直接將楊修的驗傳收在了自己的懷中。

劉辯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故意只說了一半話,弘農王自稱弘農人士倒也沒什麼毛病。

老者將楊修的驗傳拿在手中,反反覆覆的檢視了三遍,在對比過劉辯的年齡與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

李奉先字孔明